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商業頻道 > 正文

          內地和香港股票互聯互通 不斷改變兩地金融市場的監管制度

          2017-10-10 23:06:38 來源:金融市場

          騰訊財經 作者 耿荷 發自香港

          內地和香港的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正在不斷地改變著兩地金融市場的監管制度。

          10月10日,香港證監會(SFC)行政總裁歐達禮在公開場合表示,為了監管股票互聯互通機制下的不當行為,SFC正與中國證監會探討針對股票互聯互通實施實名制,預計2018年中可先應用于“北向通”。

          同時,兩地監管機構正在探討推出新的衍生產品監管框架,便于投資者管理風險。

          歐達禮說,始于2014年的內地和香港的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改變了兩地金融市場的格局,也促使監管制度發生變化。

          他透露,截至2017年9月,約有5200億元的資金透過“南向通”進入香港股市,約有3150億元的資金進入A股市場。今年以來,內地資金約占香港股市成交量的6%。此外,內地金融機構在港的分支數量已經占到香港金融機構的八分之一,這些機構為香港的IPO提供了86%的資金,及50%的孖展業務。

          “這讓人眼前一亮,當然未來還有巨大的潛力,不過香港要想實現其發展愿景,離不開香港和內地的監管機構的合作。” 歐達禮說。

          他舉例稱,香港和內地的監管機構早已就投資者身份監管的問題進行探討,因為實名制監管方式已是全球的潮流,因此香港也將采納,預計2018年中可先應用于“北向通”。

          歐達禮同時呼吁,內地監管機構也能夠向SFC保持同等的信息透明度。

          在香港,SFC并不能直接獲取投資者的身份信息,只有當執行某項調查時,券商根據SFC的要求,向SFC有針對性提供相關投資者的信息。而在內地,每個投資者都有一個身份認證號碼,透過這個號碼中國證監會可以及時的追蹤到每一筆交易。

          此外,歐達禮透露,香港和內地證監會正在探討,針對新的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推出新的監管框架,便于投資者在股票互聯互通機制之下管理風險。

          “做這些希望能夠讓香港成為投資者管理中國風險的離岸中心。” 歐達禮說。

          關鍵詞: 香港 兩地 不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