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豬周期”波動疊加優化種豬體系等影響 東瑞股份遭遇上市以來最大虧損

          2023-09-09 07:30:2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8月30日晚間,東瑞股份(SZ001201,股價23.49元,市值50億元)發布2023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54%,但歸母凈利潤虧損3.30億元。

          同日晚間,東瑞股份還召開了電話交流會,解釋稱出現較大虧損是公司主動淘汰和優化種豬體系,同時疊加提前和加速出欄、生豬低價影響等原因。

          根據交流紀要,東瑞股份的完全養殖成本在17.80元/公斤左右,較同行高出不少。8月31日上午,該企業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養殖成本高出同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要銷售地區不同,公司建立種豬體系與同行種豬品種有所區別,“在胎產數量等方面會有區別”。不過,東瑞股份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品種肉豬在價格上也有優勢。


          (資料圖片)

          上半年虧損3.3億元

          東瑞股份是廣東河源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內地供港活大豬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東瑞股份虧損1.9億元,上半年虧損3.3億元,均創下了該企業自2021年上市以來同期的最大虧損。

          發布半年報當晚,東瑞股份便召開了業績說明會針對虧損作出解釋:首先,個別養殖場存在藍耳、偽狂犬等疾病,公司主動淘汰和優化種豬體系,為防控疫病、降低風險,提前和加速出欄,疊加生豬低價影響,使得上半年虧損約1.37億元;同時,新建豬場能繁母豬尚未生產,需承擔的固定折舊攤銷費用較大;此外還對消耗性生物資產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0.68億元。

          根據披露,2023年1月-6月,東瑞股份合計銷售生豬36.64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50.89%;合計銷售收入5.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01%;商品豬銷售均價16.60元/公斤,較上年同期下降12.59%。

          記者查詢東瑞股份此前發布的月度銷售數據發現,上半年其商品豬銷售價格波動不小:1月銷售均價18.67元/公斤,此后每公斤均價在15元至16元波動,6月、7月有所恢復,銷售均價上漲至17.5元/公斤左右。同行中,溫氏股份今年上半年月度銷售均價基本維持在15元/公斤以內,牧原股份近兩個月的月度銷售均價更是跌破14元/公斤。對比可見,雖然東瑞股份規模較小,但售價較高。

          8月31日上午,東瑞股份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2020年至今,公司一直是中國香港地區最大的活大豬供應商,公司在香港地區市場的占有率在25%左右,相對而言,供港部分的銷售價格會高一些,“目前,供港價格與內地價格約有4元/公斤的價差,內地在廣東銷售的話,會比其他省份稍高一些,在廣東省內較同行也會高一點,但價差沒那么明顯。”

          東瑞股份暫未披露在不同區域的生豬銷售數量差別,不過在交流會上公司有介紹稱,2024年出欄規劃約100萬頭,其中供港澳32萬頭,內銷68萬頭;2025年出欄規劃約160萬頭,其中供港澳40萬頭,內銷120萬頭。

          將向屠宰及肉制品延伸布局

          在生豬市場行情較為低迷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養殖成本,成為各大豬企追求的目標。在交流會上,東瑞股份也披露,剔除異常場和新建場的數據,目前公司完全成本在17.80元/公斤左右,其中優秀場的完全成本能夠達到15.60元/公斤。

          這樣的養殖成本實際比業內高出不少。例如龍頭牧原股份(SZ002714,股價40.58元,市值2218億元)的養殖完全成本已控制在15元/公斤以內,其提出的目標是公司力爭年底降至14元/公斤以下;銷售規模與東瑞股份接近的金新農(SZ002548,股價6.97元,市值56億元)在8月29日的交流會上披露,公司7月份商品豬銷售成本16.93元/公斤,年末目標降至16元/公斤以下。

          東瑞股份則表示,公司目標是年內要將完全成本降到17元/公斤以下,未來兩年降至16元/公斤以下。

          另一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東瑞股份建成產能約150萬頭,在建的產能約50萬頭,其生豬銷售收入占比達到95%,此外有部分來自飼料銷售收入等。為了平滑豬周期風險,同時基于“調豬向調肉”導向轉變,東瑞股份提出向屠宰加工及肉制品終端布局,其屠宰加工項目已于2023年5月31日正式投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8769704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