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暑運數據破紀錄!日均航班量超2019年同期 多家航司航班正常率不足60%|民航數據洞察

          2023-09-08 22:30:4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暑運臨近尾聲,2023年暑運“成績單”也應聲出爐。這是自疫情防控措施調整以來,民航業迎來的首次暑運,會有哪些“驚喜”?


          (資料圖)

          從航班量來看,今年暑運創造了新的紀錄。據航班管家統計,截至8月30日下午6點,今年暑運日均執飛航班量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加1.97%;“三大航”南航、東航和國航的執飛航班量也均超過了2019年同期。不過,在航班量增長的同時,多條熱門航線的票價也比2019年更貴了。

          除票價之外,能否正常出行也是關乎乘客體驗的重要因素。7月1日~8月27日,隨著航班量的提升,多家主要航司的航班正常率卻在下降,海南航空、南方航空(600029.SH,股價6.32元,市值1145.2億元)、天津航空、華夏航空(002928.SZ,股價7.56元,市值96.64億元)和吉祥航空(603885.SH,股價15.87元,市值351.36億元)等5家航司的航班正常率低于60%;機場方面,廣深兩地機場的放行正常率均不到70%,出港準點率均不到60%。

          國際航線恢復方面,據航旅縱橫數據,暑運以來(7月1日~8月29日)出境旅客量超過380萬,飛往泰國、韓國、日本的旅客量均占出境總旅客量的10%以上。不過,隨著日本于8月24日啟動核污染水排海,中國旅客赴日積極性下降。

          暑運盤點:7月京滬航線票價比2019年貴了49%

          7、8月份,是一年中乘客出行需求最旺盛的時期之一,返家返校、暑假出游等需求在此期間大力釋放。據航班管家統計,截至8月30日下午6點,全國總體客運累計執飛航班量達到92.56萬架次。

          白云機場(600004.SH,股價11.79元,市值279.04億元)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暑運以來(7月1日~8月6日),白云機場共有17天單日客流在20萬人次以上。進入8月,白云機場客流高峰持續,8月4日至8月6日,連續3天客流超20萬人次,其中8月6日,白云機場進出港客流均在10萬人次以上,呈現進出兩旺態勢。

          深圳機場(000089.SZ,股價6.79元,市值139.25億元)方面也向記者表示,今年暑運深圳機場出行熱度持續升溫,日均航班量、旅客量兩大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整個暑運深圳機場客流量有望接近950萬人次,超過2019年暑運水平。

          國內目的地中,受大運會等因素帶動,成都相關航線同比2019年明顯更為繁忙。7月1日~8月27日,北京—成都往返航班量合計為6541架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76.21%。此外,7月份,成都—杭州、北京—成都航線航班量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148.4%、66.4%,旅客量分別增長101.2%、39.9%。

          從票價來看,7月份航班量排名前20的城市航線中,超五成航線呈現量價齊升的特點。有14條航線的票價同比2019年增長,同時其中11條航線的旅客量也是增長的,例如上海—深圳、成都—深圳航線票價分別增長28.1%,21.8%,且旅客量分別增長7.0%、14.9%。航班管家解釋道,這是因為這些航線對應高鐵便利性較差。而由于京滬高鐵(601816.SH,股價5.1元,市值2504.43億元)線路競爭,北京—上海航線票價增長了49.0%,旅客量則減少了15.8%。

          不過,境外航線在暑運期間的運營表現還相對落后。據航班管家數據,暑運以來國內航線累計執飛航班84.5萬架次,日均同比2019年增長了13.51%,而國際航線和地區航線的日均同比增長率為﹣52.46%和﹣43.28%。

          航司盤點:多家航司航班正常率不足60%

          暑期也是各大航司翹首以待的經營旺季。據航班管家,7月1日~8月27日,多家航司的飛機利用率都達到今年以來的新高峰,執飛的航班量也刷新歷史紀錄。例如,“三大航”的南航、東航和國航分別執飛航班14.24萬架次、13.86萬架次、9.59萬架次,均超過了2019年同期。

          今年夏天,航旅市場終于又火熱了一把。尤其與去年相比,這樣的“溫差”更為明顯。例如,華夏航空執飛航班量同比增長95.5%、幾近翻番;天津航空同比增長86.34%,中國國航(601111.SH,股價8.65元,市值1401.37億元)同比增長81.77%;首都航空同比增長77.57%。

          不過,相比之下,也有一些航司的增長不夠亮眼:春秋航空執飛航班量同比增長22.75%,長龍航空同比增長23.76%。這樣的結果便是,這兩家航司與頭部航司的差距更大了。例如,在去年同期,春秋航空的執飛航班量只比海南航空少3800多架次,今年這個差距擴大到1.6萬多架次。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航班量提升,多家主要航司的航班正常率卻在下降。此次統計周期中,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等航司的航班正常率都比今年前幾個月低。10家統計航司中,有5家航司航班正常率低于60%,分別為海南航空、南方航空、天津航空、華夏航空和吉祥航空。此次航班正常率最高的是首都航空的65.04%,最低的是吉祥航空的52.42%。

          機場盤點:廣深兩地機場準點率不到60%

          7月1日~8月27日暑運期間,四大一線城市共6大機場均進入一年來最繁忙的時期之一。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橫向對比來看,近兩個月期間,進出港航班量最多的是廣州白云機場,達到7.27萬架次,平均一天進出港航班1250架次。座位總數與航班量呈正比,廣州白云機場以最多的航班量,提供了最多的座位數(1437.53萬個)。

          承運航司數量最多的是上海浦東機場,達到73家,航司數量均是北京大興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的兩倍以上。航線數量前三名機場分別為上海浦東機場(209條)、廣州白云機場(194條)、北京首都機場(192條)。

          在運營效率方面,除廣州白云機場執飛率只有87.96%外,其余五大機場的執飛率均超過90%,其中最高的是上海浦東機場,達到93.14%。

          執飛率關系到航班多大程度上按計劃飛行,而放行正常率和出港準點率則關系到旅客的飛行體驗。7月1日至8月27日,正值雨季,六大機場的放行正常率和準點率都不高。其中處于較低水平的是廣深兩地機場,放行正常率均不到70%,出港準點率均不到60%。

          國際航線觀察:日本航線由熱轉冷?

          飛常準數據顯示,7月中國境內航司投放運力最多的國際/地區航線為上海浦東—大阪關西,共11.38萬座,往返航班522班次。

          而將時間線拉長至8月末,航班管家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27日,上海浦東—大阪關西往返航班量為1260架次(下同為往返航班數據),投入座位數為27.84萬座,執飛航司為8家,執飛機型主要為5個。

          其中,執飛該航線的航司按航班量高低排名為吉祥航空、中國東航、春秋航空、中國國航、日本樂桃航空、南方航空、日本航空、日本全日空航空,其中中國國內航司為5家,日本航司為3家。投入運力最多的吉祥航空投入座位數為7.24萬座,執飛航班量為330架次。

          執飛該航線的機型按航班量高低排名為A321、A330、A320、B787、A350,以窄體機為主,執飛最多的A321共執飛604架次。

          日本是近期出境旅游的熱門目的地,據攜程8月17日公布的數據,近一周通過攜程預訂國慶出行的境外跟團產品中,日本搜索量已超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躍居第一,日本團隊游產品預訂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近九成。

          不過,隨著日本于8月24日啟動核污染水排海,中國旅客赴日積極性下降,未來日本游是否會新增變數?據第一財經援引OTA(在線旅行社)平臺數據,8月24日后,飛往東京、大阪的機票搜索量斷崖式下跌,較8月24日前減少近一半。有不少旅游企業人士透露,已經有一些客人開始退團。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靳水平 攝(資料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