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研發費用提升拖累凈利潤 金海通上市后首份半年報業績下滑

          2023-08-30 15:32:1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8月28日盤后,金海通(SH603061,股價89.90元,市值53.94億元)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7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4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4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收入減少壓減了利潤空間,成本擴張拖累了業績表現。今年上半年,金海通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43.86%,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15.64%,管理費用同比上漲46.66%。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服務能力,半年報顯示,今年7月,金海通已完成馬來西亞子公司的注冊登記,擬投資金額不超過500萬美元(含本數)對外設立境外全資子公司。

          研發費用提升 拖累凈利潤表現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金海通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79%,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4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45%。

          金海通稱,2023年上半年,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在行業周期、行業終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半導體封裝和測試設備領域仍然承壓。

          與此同時,為適應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產能布局的調整,2023年上半年,金海通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費用0.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86%。

          金海通主要采用自主研發的模式。該司研發人員主要分為機械類、電氣類、軟件及算法類、工藝類等多個方向。2023年上半年,金海通持續引進研發人員并加強人才培養,管理費用0.13億元,同比增長46.66%。而管理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上市發生各項服務費增加及員工薪酬增加所致。

          金海通為何上半年驟然提升研發成本,這樣的研發計劃是否會長期影響其業績水平,金海通又是如何考慮研發節奏與業績增長之間的平衡的?針對上述問題,8月2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金海通公開電話并向其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問題,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設立境外全資子公司,提升海外市場服務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金海通于今年3月上市,是A股市場上較新的面孔。

          金海通介紹稱,自成立以來,其一直專注于全球半導體集成電路測試設備領域,同時致力于以高端智能裝備核心技術助力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以其自主研發的測試分選機產品加快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進口替代。

          半年報表示,金海通主要的銷售模式有直銷模式和代理模式。其中,境內銷售以直銷模式為主,境外銷售主要有直銷和代理模式。

          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金海通為積極拓展國際和國內新客戶,公司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15.64%。

          此外,為更好地貼近市場和客戶、響應客戶需求,促進公司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公司于2023年6月啟動“馬來西亞生產運營中心”項目,今年7月,金海通已完成馬來西亞子公司的注冊登記,擬投資金額不超過500萬美元(含本數)對外設立境外全資子公司,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半年報披露,該項目最終將建立在東南亞地區具有全面服務客戶的生產和應用能力的生產運營基地。

          從資金能力上來看,報告期內,金海通持有貨幣資金7.50億元,同比增長492.8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0.64億元,同比由正轉負,下滑327.18%,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減少。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