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奇安信發布Q-GPT安全機器人和大模型衛士 齊向東:大模型廣泛應用必然帶來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

          2023-08-26 17:30:1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8月25日,奇安信集團宣布推出Q-GPT(奇安信大模型)安全機器人和大模型衛士。


          (資料圖片)

          奇安信方面介紹,Q-GPT安全機器人是基于奇安信大模型的虛擬安全專家,可以全天候工作。一臺機器人等于60多位安全專家,可產生約2000萬元的運營效益。大模型衛士則集安全風險發現、大模型訪問控制、數據泄露管控、違法違規行為溯源、大模型應用分析等于一體。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關于推出上述產品的原因,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必然帶來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

          安全機器人未來是否會替代網絡安全專家?奇安信(SH688561,股價48.11元,市值330億元)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勇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安全機器人不會代替安全專家,相反,將解放這批專家,更多地投入到其他更深、更高級的工作中。

          大模型時代,解決數據泄露問題迫在眉睫

          大模型熱潮持續,Microsoft365 Copilot、WPS AI和釘釘等辦公產品與大模型加速結合,同時,用友網絡(600588.SH,股價16.89元,市值579.85億元)和金蝶云等企業服務公司也先后推出針對企業服務的企業級大模型。

          大模型在企業端的應用正在不斷加速,與此同時,背后的安全問題也引發行業關注。

          “ChatGPT等大模型,會泄露企業的商業秘密,已經引起廣泛關注。據統計,在使用ChatGPT的員工中大多數會泄露數據,其中11%的數據為企業敏感數據。解決大模型數據泄露難題,迫在眉捷。”奇安信集團副總裁張卓表示。

          張卓認為,這些數據泄露,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企業的競爭力逐步喪失。舉例而言,一家擁有核心知識產權與專利的某龍頭企業A,當員工大量使用大模型來處理日常工作時,可能會導致公司的一些敏感技術信息在此過程中不斷提交給大模型;而大模型經過不停地迭代、演化、訓練,掌握了這些行業的一些先進經驗和知識,而后幫助中下游某些研發能力欠缺的企業,通過靈活使用大模型,快速掌握先進生產力,逐步提升公司能力,進而導致龍頭企業A的核心競爭力喪失。

          對于大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張卓建議,企業應當關注大模型使用帶來的安全風險;管控使用GPT類產品的人員、應用、數據;監控并記錄GPT類應用訪問行為,保護關鍵業務數據不泄露;對于使用GPT類工具的內部人員,做好相應權限限制;限制在GPT類工具上使用復制粘貼等行為。

          齊向東也表示,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必然帶來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這可能造成企業對大模型陷入想用而不敢用的兩難境地。這也是奇安信發布大模型衛士的原因,即希望通過大模型衛士幫助企業規范員工,正確使用大模型產品協助工作。

          齊向東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網絡安全專家稀缺,大模型補位

          齊向東介紹,在網絡安全方面,政企機構長期面臨三大困擾:告警疲勞、專家稀缺以及效率瓶頸。

          首先,攻擊者手法層出不窮,攻擊頻次日益密集,企業每天都會產生海量告警,有限的安全專家無暇應對,通常只有1%的告警被研判,99%的告警被無奈放棄,形成告警疲勞。

          其次,安全本就是一個對知識、技術和實戰經驗要求很高的行業,高水平人才難以快速培養,企業面臨著專家少的難題。據教育部統計,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到327萬。

          第三,人本身受制于精力、情緒、狀態等多方面因素,不可能全天候工作,形成效率瓶頸,也就是“加人不劃算、不加人干不完”。

          奇安信方面稱,Q-GPT安全機器人的推出,是為了解決網絡安全行業面臨的專家稀少、告警疲勞以及效率低的痛點。

          未來,安全機器人是否會替代網絡安全專家?張勇表示,安全機器人會代替一部分安全專家的工作,但是不會替代安全專家?!按竽P褪莻€新技術,新技術肯定會造成一些原有崗位被代替,與此同時,它一定會創造更多、更新、更高價值的崗位?!彼M一步表示,安全機器人可以代替一部分安全專家的常規告警分析、研判等工作,但同時,也是解放這批專家,讓他們能夠更多地投入到其他更深入、更高級的工作中,研判更高級的知識。另外,大模型也需要安全專家將自己的知識歸納、總結、提升,把它變成數據,進而對大模型進行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大模型熱潮逐步轉向專業大模型的競爭,頭部企業對行業大模型的布局也在加速。

          8月初,三六零集團也發布安全行業大模型“360安全大模型”,以提升網絡安全服務效果。彼時,三六零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稱,該大模型“目前安全攻防判斷準確率已超9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