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日本排放核污水,有人開始搶鹽了!有超市貨架被搬空、網店顯示“補貨中”,要不要囤?多地回應,專家提醒

          2023-08-25 17:42:0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日本于今天(8月24日)下午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全球持續廣泛關注和熱議,部分海外市場出現食鹽搶購現象。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部分地區有市民開始囤鹽。

          據第一財經報道,8月24日中午,記者查看生鮮電商平臺發現,多個平臺的低鈉鹽、無碘鹽顯示“缺貨” “補貨中”。


          (相關資料圖)

          “盒馬的一款低鈉鹽一分鐘前看還有貨,再一滑就顯示缺貨了。”一位消費者表示。據共同社報道,8月24日,東京電力公司于當地時間13點(北京時間12點)開始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部分電商平臺的食用鹽銷量也直線上升。

          京東七鮮超市提供的數據顯示,無碘鹽從22日至今銷量環比增長208%,碘鹽銷量增長149%。

          股市信息顯示,江鹽集團(601065.SH)今日觸及漲停板,蘇鹽井神(603299.SH)、雪天鹽業(600929.SH)、中鹽化工(600328.SH)等快速跟漲。

          對此,專家表示,不用恐慌,不用過度囤鹽。多地官方也作出回應,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揚州一些微信群刮起“搶鹽潮”

          今天早上,有網友反映,揚州大潤發等超市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

          據@FM985揚州新聞廣播 報道: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報道影響,韓國鹽價大漲,民眾“舉國囤鹽”。我國沿海部分地區,也刮起了囤鹽潮。揚州的情況如何?今天早上,記者在大潤發等超市看到,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一些品牌食鹽的貨架已經被清空。

          不少購買食鹽的市民表示,雖然知道食鹽保質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買了,也就“跟風”囤一些。記者注意到,市民的恐慌一部分是來自微信群,一些微信群已經開始分享“囤鹽”信息。超市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因為揚州市場上在售的食鹽大部分都是井鹽,而國人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也是井鹽,因此,市民無需過度恐慌,更沒有必要“囤鹽”。

          福州食用鹽斷貨?最新回應

          據福州晚報,8月24日,受“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響,福州有些市民搶購食用鹽,目前永輝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暫時部分斷貨。

          對此,福州市商務局提醒,將繼續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24日上午,在永輝奧體店,記者看到貨架上食用鹽貨源充足。

          “昨天晚上接到媽媽電話,說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擔心食用鹽也被污染,讓我囤些鹽。”現場顧客李女士說,她多買了2包鹽,“整箱囤沒有必要。”

          “最近幾天購買食用鹽的市民有增加。”該店店長陳冰云說,這幾天食用鹽銷量有升,但是沒有出現外地出現的“食用鹽整箱買”搶購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福州市民平時吃的鹽,基本上有這幾種:中鹽食用鹽,400克售價約2元;閩鹽福建原鹽,350克售價約2元;閩鹽牌福建貢鹽,250克售價大約3.5元。

          記者登錄樸樸以及永輝生活App,發現樸樸銷售的5款食用鹽有4款處于“補貨中”狀態;永輝生活App中食用鹽也出現暫時斷貨情況。

          “近日,我們部分門店出現食品鹽搶購現象,我們將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充足備貨,同時呼吁市民理性購買,不要過度囤積食用鹽,不信謠、不傳謠。”福建永輝超市有關負責人表示,永輝將及時了解市民需求,多措并舉,確保市民能夠得到足夠的食用鹽。

          目前,福建永輝物流倉儲整體庫存接近260噸,全省門店庫存近80噸。

          同時,閩鹽24日、25日兩天陸續到貨近320噸;中鹽24日、25日兩天陸續到貨50噸。永輝生活App線上24日將補充到貨40噸,目前海鹽和礦鹽庫存充足,可滿足大家的需求。

          廣東鹽業集團:

          不必“囤鹽” 廣東省食鹽供應安全充足

          據南方都市報,針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廣東部分消費者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我省食鹽供應安全的影響心存擔憂。南方+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廣東鹽業集團。該集團作為廣東省內唯一的省屬食鹽生產運銷和儲備企業,承擔廣東食鹽政府儲備和供應保障的責任。

          廣東省、市、企食鹽儲備充足

          食鹽作為一種特殊食品,國家對食鹽質量的檢測有著嚴格、完善的標準體系。

          其中,海鹽以海水(北方有的是用地下鹵水)為原料,天然日曬而成,不添加化學物質,保留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鈣、鎂、鉀等元素。

          目前,海鹽在廣東食鹽市場中占據超三分之一的份額。沿海地區的居民自古以來都十分喜歡使用海鹽來烹飪食材。廣東湛江雷州半島出產的生態海鹽更是備受歡迎。

          據廣東鹽業集團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市兩級食鹽政府儲備量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10.8萬噸,百分百覆蓋全省各市縣行政區域,能迅速及時響應,保障廣東人民食鹽充足供應,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鹽”。

          將對廣東海水定期進行

          放射性元素送檢

          針對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消息,日前,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2021年、2022年先后組織開展了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摸清了目前相關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監測結果表明,我國管轄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總體處于歷年漲落范圍內。

          目前,國家正按照監控重點區域、覆蓋管轄海域、掌握關鍵通道的思路,組織開展2023年度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后續將持續加強有關監測工作,及時跟蹤研判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國海洋輻射環境可能的影響。

          “自日本宣布試運行排放核污染水后,我們已對廣東省主要海鹽生產工區的海域海水及生態海鹽進行了α、β放射性項目的第三方送樣檢測,結果顯示目前的廣東海鹽是安全的。所以,大家保持警惕的同時也不必過度擔憂。”該負責人介紹,凡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粵鹽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可放心食用。

          “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國家及廣東省環保部門公布的海水水質信息,對廣東海水定期進行放射性元素送檢,并嚴密監控鹽產品是否受污染的情況,保障廣東鹽業食鹽產品的質量安全及供應安全。”該負責人表示。

          我們需要囤鹽嗎?專家提醒:沒必要!

          中國鹽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小青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國家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我國生產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

          中國鹽業協會會長表示,我們國家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

          中國海洋法學會會長、國際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國表示,這些放射性元素進入海洋環境生態后,氚可能還不是最危險的,對人類、對海洋生物影響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約5000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長。碳-14會在海洋生物體內聚集,碳-14聚集的豐度或濃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多家日料店調整產品線

          去“日本產”標簽

          據三湘都市報報道,針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記者8月23日走訪了長沙的日料店。

          為確保產品原料的供應穩定,一些店鋪已經開始引入多樣化的海產品,包括來自新西蘭、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鮮。

          值得一提的是,走訪中,記者還發現,多家以“日料”為招牌的店家表示,海鮮都從國內選材或從其他沿海國家進口,未來或將考慮轉型。

          其中,一門店負責人坦言,供應鏈的調整需要時間和資源,增加了成本和風險。另一方面,部分顧客對于海鮮安全性的擔憂可能導致消費減少,對店鋪的經營造成影響。

          “確實有些擔憂,核污染水排到海里去,那海鮮我肯定不敢吃的。”長沙市民劉女士正在盯著生鮮區的產地標牌采購生鮮。她告訴記者,最近天天看日本排放污水的動向,“只要看到日本產的,我直接不買。”不僅僅是劉女士,一下午,記者發現國產區生鮮的顧客明顯比進口區生鮮要多些。

          長沙一生鮮商超負責人曹經理告訴記者,近期會根據這種情況做出應對措施。“會逐漸縮減日本生鮮產品,擴大國產區的生鮮類別。”他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針對日本進口的海鮮產品已經出現明顯下滑,早在七月初就已經比往年偏少近五成,商超同樣也會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做出應對,以保證市民能夠吃上放心安心的生鮮產品。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校對|鍛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都市快報、

          第一財經、@FM985揚州新聞廣播、南方+、環球網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