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午后反彈,止跌飄紅

          2023-08-23 15:36:2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8月22日A股高開后震蕩下探,三大指數均刷新階段新低;午后滬指探底回升,上證指數收漲0.88%報3120.33點,深證成指漲0.53%報10374.73點,創業板指漲0.09%報2086.94點。量能方面,兩市成交放量,成交額達8194.6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63.78億元,連續12日“減倉”。


          【資料圖】

          數據來源:WIND

          盤面上,數據要素概念持續獲資金青睞,算力同步上漲,拉動通信板塊大漲;TMT其他板塊如游戲、軟件、計算機等也漲勢較好。證券板塊扮演旗手角色,大金融板塊強勢走高;而受市場消息拖累,生物疫苗板塊承壓下挫。

          通信ETF(515880)8月22日漲幅亮眼,上漲4.32%。

          數據來源:WIND

          消息面上,8月21日,財政部對外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暫行規定》,企業內部使用的數據資源,符合條件的應被確認為無形資產;企業對外交易的數據資源,符合條件的應被確認為存貨進入資產負債表。《暫行規定》同時明確了會計處理適用的具體準則和對數據資源的披露要求。

          在此之前,多地政府和多企業主體已積極探索、推進數據資產化的相關工作。上海8月15日發布《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探索形成以上海數據交易場所場內交易為紐帶的數據資產評估機制”。

          北京6月20日發布《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開展數據資產登記”、“探索數據資產評估和入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已開始在財報中公布其數據規模和收入體量。(風險提示:提及個股僅用作觀點展示,不構成個股推薦)

          《暫行規定》的制定將有利于服務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進一步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利好包括通信在內的數據資源豐富型行業。數據資產入表后,相關企業的資產規模有望增厚,從而增加估值彈性,進一步攤薄估值水平。可關注通信ETF(515880),回調時考慮逢低布局。

          通信之外,受隔夜美國科技股大漲及《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利好提振,TMT其他板塊8月22日也表現較好,游戲ETF(516010)、軟件ETF(515230)、消電ETF(561310)、計算機ETF(512720)、游戲滬港深ETF(517500)均漲超2%。

          數據來源:WIND

          基本面上,“AI+數字經濟”產業鏈可能是發展的長期趨勢,其相關的TMT板塊也可能成為長期投資主線之一。

          政策端多次強調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性,AI大模型政策與法規也逐步落地,有望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步入商業快車道,技術外溢效應有望賦能AI+眾多領域,包括產業鏈下游應用載體的軟件、計算機,應用端的游戲、影視,以及上游算力承載的通信、芯片。回調時或可考慮逢低布局人工智能主線。

          8月22日大金融板塊也表現較好,證券ETF(512880)漲1.93%,金融ETF(510230)漲1.48%。

          基本面上,銀行方面,此前央行提出“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凈息差水平”,對銀行板塊構成一定利好,后續不排除可能會有調節負債端成本的政策跟進。銀行經營生態有望從過去的“讓利實體”向“化解風險、內生發展”演變,息差下有底的預期下,估值中樞有望逐漸抬升。

          證券方面,近日政策端頻出利好,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確定了一攬子政策措施,如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下調證券交易經手費等。此前證券市場改革已經不斷推進,全面注冊制+退市機制完善+機構投資者培育+引導長線資金入市等多措并舉,資本市場底層制度不斷優化,有望為證券公司展業提供良性環境、帶來一定利好。

          考慮到大金融板塊在融資服務經濟的職能、以及財富管理促進內循環的作用,后續在流動性相對寬松及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紅利下,具備一定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當前大金融板塊整體估值較低、基金持倉占比也較低,若后續宏觀經濟及權益市場出現進一步回暖,可能出現較好的修復彈性(尤其是證券板塊)。感興趣的投資者可繼續關注金融ETF(510230)、證券ETF(512880),把握市場回暖時的投資機會。但也需警惕短期波動較大、修復不及預期帶來的調整風險。

          數據來源:WIND

          8月22日中證生物醫藥指數下跌0.99%,生物醫藥ETF(512290)、醫療ETF(159828)、疫苗ETF(159643)、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全線下跌。

          數據來源:WIND

          從政策面來看,醫藥反腐工作逐步推進,行業短期承壓。8月15日,衛健委發布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有關問答》指出,此次反腐的目的是促進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醫藥治理體系建設,將聚焦關鍵崗位,實現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治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相關職能部門和地方正推進落實醫藥反腐的有關部署,如上海市衛健委8月22日公布了該市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舉報方式,相關工作將持續至2024年6月。

          就行業基本面而言,在生產端,醫藥制造業處于復蘇階段。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醫藥制造業利潤總額1-6月累計同比雖然為負,但6月數據較5月有所收窄,體現了行業韌性。在需求端,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醫院病床使用率79.9%,同比提高7.2個百分點,顯示診療活動正不斷恢復。

          此外,行業估值處在歷史低位。截至8月22日,中證生物醫藥指數的市盈率(TTM)為29.93x,處于十年來4.14%分位。利空出清后,或有上行機會。可關注生物醫藥ETF(512290)、醫療ETF(159828)、疫苗ETF(159643)、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

          數據來源:WIND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