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如何助力彌合殘疾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工信部回應每經:支持新興技術在聲控、語音識別等方面的融合應用

          2023-08-23 07:37:1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這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8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集體采訪。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專門明確了無障礙設施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并支持新技術成果的應用,如何推動信息化和無障礙環境深度融合,助力彌合殘疾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相關資料圖)

          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邵道新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工信部將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新興技術在導盲、聲控、肢體控制和語音識別方面的融合應用,助力構建信息通暢、體驗舒暢的無障礙環境。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支持新興技術在導盲、聲控和語音識別等方面的融合應用

          此次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當中專門明確了無障礙設施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并支持新技術成果的應用,這一規定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相關部門將如何推動有關措施的落地?

          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提問,邵道新介紹,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對鼓勵無障礙技術的研發、成果轉化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有利于支持引導新技術在信息無障礙領域的發展和應用。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信息化和無障礙環境深度融合,助力彌合殘疾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在介紹相關的具體措施時,邵道新進一步表示,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引導。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無障礙建設的實際,研究制定信息無障礙的相關政策,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新興技術在導盲、聲控、肢體控制和語音識別方面的融合應用,助力構建信息通暢、體驗舒暢的無障礙環境。

          二是促進技術的開放共享。引導相關互聯網企業更好地發揮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發揮引領作用和示范效應,推動信息無障礙技術專利免費開放和經驗共享,有效降低企業開展信息無障礙改造的技術成本。

          三是激發產業的發展動力。定期組織征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的優秀案例,集中編制案例集并加以推廣,引導企業探索更多新技術應用場景和業務模式,促進行業信息無障礙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盲道被轎車、共享單車占用怎么辦?法律明確管理責任主體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石宏介紹,雖然近40年來我國在無障礙建設領域取得一定成果,特別是近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在相關領域仍然面臨較多的問題。

          比如大家普遍反映無障礙環境建設覆蓋的領域還不夠全面,設施本身的建設也不是很系統,設施之間的銜接也不是很連貫。此外,我們國家無障礙環境的發展也存在不平衡的情況。

          “所以,這次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立法,圍繞這些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堅持我們國家向來秉持的社會立法原則,就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通過制度的設計盡量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法律依據。”石宏說。

          石宏舉例說,比如大家普遍反映的無障礙環境設施建設領域存在的問題,就是“重建設、輕維護”“重建設、輕管理”,馬路上能看到很多盲道要么建設不連貫,成了“斷頭路”,要么就是被共享單車甚至是轎車占用,本來盲道的目的是讓盲人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但如果成了“斷頭路”或者被占用,盲道非但不能讓盲人享受到安全,反倒成了安全隱患。

          為此,石宏強調,這次通過立法明確了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責任主體是誰,這些責任人應當承擔什么樣的維護和管理職責,同時明確禁止違法占用和破壞無障礙設施,如果違反了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彪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