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福特在華再設合資公司背后,電動化轉型急尋本土化路徑

          2023-08-21 15:31:2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繼大眾汽車入股小鵬汽車、奧迪與上汽集團合作研發純電動車型后,福特汽車也開始在中國市場有新的布局。

          日前,公開信息顯示,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新設合營企業,未來擬從事主流品牌新能源乘用車供應業務,以及長安福特已投資的福特品牌車型的分銷業務。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分別持有該合營企業60%、40%的股權,雙方共同控制合營企業。根據股權結構,新設的合營企業中,長安汽車實際上擁有70%的股權。

          “成立新的合營公司是福特品牌電氣化轉型的關鍵部署戰略,是福特在中國實現快速轉型、重塑品牌形象的重要舉措。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需要快速的反應速度、科技感更強的品牌形象和更貼近年輕受眾的品牌調性,來應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我們借鑒行業成功經驗,在合資公司中率先用新的組織模式進行新能源戰略的布局,就是希望通過創新的業務模式,來實現新能源賽道的突破,實現傳統車企向新能源的快速轉型。”長安福特方面表示。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福特汽車在華電動化發展方案,福特中國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關于福特電氣化,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加速在中國和全球的電氣化轉型,并根據業務需要,選擇更能夠加快轉型速度的方式,改善我們的電動車業務。同時,我們會進一步強化與在華合作伙伴在技術、規模等綜合方面的資源和能力,加速推動業務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資公司股比設置背后是,福特汽車的電動車業務在中國市場遇冷。一個最明顯的例證是,福特汽車曾引以為傲的“電馬”業務“折戟”中國市場。乘聯會最新零售數據顯示,今年1~6月,福特電馬在華銷量分別為1050輛、84輛、283輛、332輛、249輛、231輛,累計銷量僅為2229輛。

          對比之下,作為中方合作伙伴的長安汽車近來表現不俗。數據顯示,1~7月長安汽車累計銷售142.3萬輛,同比增長7.29%,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安汽車也表現搶眼,1~7月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21.56萬輛,同比增長98.95%。

          面對電動化業務落后,福特在華選擇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抓住窗口期。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在北美市場與大眾汽車的MBE平臺合作。不過,大眾汽車自身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落后半個身位,因此福特選擇更加奏效的方案,直接向合資伙伴引入新能源技術。

          有分析認為,福特汽車與長安汽車的這次合作是雙贏,福特汽車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技術,長安汽車不但在技術授權上獲得收益,也在合資企業上獲得更多利潤分配比例。同時,也可能實現在華生產的福特新能源車出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實際上,當前自主品牌已經擺脫“市場換技術”的命運,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實現“技術輸出”,同時,這也反應出跨國車企、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陣痛與焦慮。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自主品牌憑借先發優勢迅速占領市場,并在技術儲備上一路領先,尤其是智能化領域的開發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實際需求。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自主品牌的崛起擠壓了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空間,部分合資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不少車企陸續走向停產、倒閉、退市。

          電動化轉型響應不夠迅速、智能化開發不夠符合本地需求,缺乏讓消費者買賬的熱銷產品,這些都是合資品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一系列難題。

          在此背景下,尋求中方合作伙伴的幫助或可成為一條轉型之路。一方面,與中國企業合作,可以更深入了解如何將智能化做得更符合本土市場;另一方面,利用現有成熟平臺,可以有效縮短開發周期,加快產品推出節奏,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自主品牌在電動車領域已經做強,外資品牌采購平臺也是正常現象。但自主品牌在電動車方面的技術輸出不會成為常態化趨勢,長遠來看企業也要有自己的技術迭代。

          關鍵詞: 汽車 電動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