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公司快評|虛增近47億元營收!ST星星財務數據是如何“美化”出來的?它背后隱藏了什么秘密?

          2023-08-15 23:34:2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片)

          每經評論員 杜宇

          你見過這樣的星星嗎?不是天上的星星,而是地上的ST星星(SZ300256,股價3.22元,市值73.04億元)。這家公司不僅能夠生產高科技產品,還能夠創造出驚人的財務數據。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揭露了ST星星2019年至2020年通過虛構銷售、租賃、加工、采購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近47億元,虛增利潤總額近28億元的驚人事實。

          那么,ST星星到底是如何“美化”財務報表的呢?根據證監會的調查,它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虛構銷售業務、租賃和加工業務等,虛增營業收入;虛構采購業務、虛假采購折扣等,虛增或虛減營業成本;少計商譽減值損失。

          通過這些手法,“美化”出來的財務數據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據證監會披露,ST星星2019年度虛增營業收入143,901.02萬元,2020年度通過財務造假活動虛增營業收入325,799.22萬元。這些數字分別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22.68%和39.26%。而其利潤總額更是驚人,2019年度虛增利潤總額117,390.86萬元,2020年度虛增利潤總額166,306.39萬元。這些數字分別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761.20%和3799.51%!這樣的比例,簡直讓人咋舌。

          可惜,這樣的“美化”也是有代價的。證監會認定,ST星星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信息披露義務人報送的報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行為。同時,其相關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了《證券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等規定。

          證監會對ST星星及其相關當事人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其中,ST星星被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的罰款;多名高管被警告,并分別處以不同金額的罰款;更重要的是,多名高管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從此不能再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這樣的懲戒,無疑是對其違法行為的沉重打擊。

          這樣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企業為了“美化”財務報表而不惜采取各種手段的無恥行徑。這些行徑不僅損害了企業自身的信譽和形象,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利益。證監會的嚴厲處罰,無疑是對這些行徑的有力震懾和警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