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現場全體起立默哀!北京通報洪災詳情:33人死亡、18人失蹤,災后重建“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

          2023-08-10 07:28:1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據北京日報,受臺風“杜蘇芮”影響,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災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介紹,截至8月8日24時,全市因災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沖淹、沖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搶險救援犧牲5人。還有18人失蹤,包括1名搶險救援人員。“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因公犧牲同志和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他們的家屬表示最誠摯的慰問!”


          【資料圖】

          此次洪澇災害共造成近129萬人受災,房屋倒塌5.9萬間,嚴重損壞房屋14.7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2.5萬畝。目前這些災害損失仍是階段性數據,造成的財產損失還在持續統計中。

          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

          發布會現場為遇難者默哀

          據央視新聞,今天(9日)上午,北京市召開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現場全體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

          夏林茂在發布會上表示:從氣象監測數據上看,單站降雨量破歷史極值,昌平區王家園水庫降雨達到745毫米,是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的最大降雨量。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記錄到了更高極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個點位,700毫米以上的有51個點位。全市平均降雨量達到331毫米,83小時內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門頭溝區平均538毫米,房山區平均599毫米。

          降雨導致的洪水來勢快、量級大、峰值高。永定河流域盧溝橋最大洪峰流量是1925年以來的最高值,從1000立方米/秒上漲到峰值4650立方米/秒僅2個小時。大清河流域漫水橋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實測資料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拒馬河流域張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位列有實測資料以來歷史第二位。

          夏林茂在發布會上表示:在這次特大暴雨災害應對過程中,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消防員義無反顧沖在最困難、最艱險的地方;落坡嶺、安家莊群眾傾其所能救助滯留列車旅客;社會組織和廣大志愿者逆行出征戰斗在救援一線;災區群眾自力更生、自救互助;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傾心傾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廣大首都市民顧大局、講奉獻,積極支持幫助受災群眾,全力配合落實防汛措施。正是大家的辛苦付出,才匯聚起了防汛救災的強大力量!我們向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的全體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各中央單位、解放軍、武警部隊、中央企業、兄弟省區市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西部山區損失重大

          342個村斷網、273個村斷電

          據央視新聞,夏林茂在發布會上介紹:據初步統計,地質災害共接報369起,是多年年平均的10.5倍以上。災害對山區基礎設施沖擊和影響突出,水利工程方面,110余條河流發生超標準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損毀;4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16座水閘出現不同程度損毀。

          水務設施方面,20座城鄉供水廠、264座農村供水站、1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363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停運或受到影響,1980余公里供水管線、2140余公里排水管線受損,507個村供水受到影響。電力設施方面,70條10千伏供電線路、1812個臺區、9600余處配電設備受損,造成273個村和16個小區斷電。通信設施方面,3188個基站、1367個鐵塔、3146公里干路受到損毀,造成342個村通信中斷。交通設施方面,縣級以上公路受損93條段,鄉村公路受損840條段,256個村交通中斷。

          夏林茂介紹,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一刻不停“搶險、搶修、搶通”,全力做好“四通一保”、傷員救治、群眾安置等各項救災工作。8月7日,256個斷路村全部具備應急通車條件。

          截至8月8日18時,除異地安置的9個村外,全部村已恢復供電;通過管網搶修、安裝凈水設備、提供應急水車等方式,除異地安置的5個村外,全部村已恢復供水;342個村全部恢復通信;全市累計轉移群眾8.2萬余人,利用村委會、學校、體育館、保障性住房等場所,集中安置受災群眾。

          此外,積極開展醫療救治做好災后防疫。全市派出242人組成的醫療工作組分赴重點區,轉運傷病員3000余人次,協調48名專家指導和支援重點區醫療救治。及早啟動災后防疫工作,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嚴格受災地區水質監測和消毒,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房山區20萬畝耕地全被被淹

          門頭溝區77%人口受災

          據北京日報,房山區委書記鄒勁松介紹,房山區是本次特大暴雨災害導致人員財產損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暴雨損毀縣級以上公路10條、鄉村公路230條、橋梁119座,77個村斷路。北溝108國道多處被洪水沖毀,132個村通信中斷,218個村供水中斷。琉璃河和竇店2個110千伏變電站被洪水浸泡,無法正常工作,導致134個村和16個社區供電中斷。損毀倒塌房屋2.15萬戶、6萬余間,6300余輛汽車被淹,全區20萬畝耕地全部被淹,8.1萬畝減產,3.3萬畝絕收。有關災害損失評估還在深入進行中。

          據新京報,門頭溝區區委書記喻華鋒介紹,7月29日以來的這場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使門頭溝區遭遇了有記錄以來破壞程度最強、受災范圍最廣、經濟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

          初步統計,全區受災人口約31萬人,約占全區人口77%;房屋倒損8418間、嚴重損壞26493間;城鄉道路、電力、供排水、通信等基礎設施大量損毀;全區有40個村需要重建,例如大家熟悉的潭柘寺鎮,有47%的村全面受災,王平鎮16個村、4個社區全部受災,其中11個村需要重建。此次洪災,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北京明確災后重建思路:

          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

          據北京日報,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接下來,全市將統籌規劃,全面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總的思路是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年基本恢復”,就是要經過一年左右時間攻堅,基本修復影響防洪的水毀水利設施,完成損毀房屋修繕加固和農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學選定集中安置點位,加強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復到災前水平,讓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年全面提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災區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受災地區發展能力明顯改善,為群眾營造出舒適的居住環境。

          “長遠可持續發展”,就是著眼長遠、整體規劃,優化受災地區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市上下將堅持系統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恢復建設和能力提升,抓緊修復受損基礎設施,科學謀劃、盡快啟動災后重建,千方百計恢復受災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讓群眾擁有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家園。

          目前,北京市已對水務、交通、電力、通信等水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需求進行系統摸排,制定了恢復重建項目推進實施方案、資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點、保障應急、遠近結合的原則,明確重點工作任務,統籌推動恢復重建工作加快實施。

          編輯|王月龍?杜恒峰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北京日報、新京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