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2023年夏天,重新成為一名導游

          2023-08-01 14:29:5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6月底,已經好多年不帶團的導游資格證培訓中心老板鄧文,帶著5個小孩、4個大人一起逛了杜甫草堂、四川省博物館。今年夏天,旅游太火爆,旅行社實在找不到導游,他只能親自上場救急。

          7月29日下午六點半回到成都,第二天早上八點又帶團出發,川藏線導游丁曉磊的行程很緊,留給他的休息時間只有一個晚上。


          (資料圖片)

          “一個團還沒結束,下一個團就已經安排好了?!痹诙岳诳磥?,這是今年大部分導游的工作狀態,今年5月回到老本行后,他也一直還沒好好休息過。

          在丁曉磊的微信群里,華東、貴州、西北、北京旅游火爆異常,“明天急需導游,XXX路線,費用XXX”的消息此起彼伏,這是過去三年都沒有的熱鬧景象。

          “已經有團了,不好意思”,7月以來,“新導游”陳佳麗每天都要拒絕好幾個旅行社。

          九寨溝專線導游張小軍在新疆、西安的朋友都給他打過電話,要他過去“支援”,因為那邊的導游已經很多天沒有休息,嗓子都啞了。

          2023年夏天,迎來史上最熱暑期旅游。導游們從“沒有團”,到現在能挑團選團,工資翻倍,但還是“一導難求”。此外,研學游、文博游也“火上澆油”。攜程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暑期通過攜程預訂游學、研學產品的人次同比增長近7成,國內內蒙古、青海、甘肅、北京、四川的產品銷量排名靠前。截至7月30日,今年暑期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增長235%。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導游,他們有的在這個行業浸淫二三十年,有的2020年剛畢業。過去三年,他們很多時候無游可導,被迫轉行,又在2023年回歸,重新成為一名導游。

          火爆的博物館現場。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大學老師救急一場研學游

          鄧文已經在旅游行業做了二三十年,從入境導游,到國內導游,目前在西南民族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任教,在校外經營著一家導游考試培訓中心游鴿課堂(以下簡稱游鴿),同時在一家旅行社兼資深顧問。

          過去三年,游鴿的報名人數直線下降,從幾百人的培訓班,到幾十人,中間一度停辦一年。在這期間,鄧文帶過的很多學生都離開了旅游業,但如今,也有很多人正在回歸。今年以來,在游鴿參加導游考試培訓的人數不斷上升。

          “大家(導游)的收入都漲了很多”,團越多,導游的收入越高。”鄧文告訴記者,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士報考導游證的越來越多,在校學生的報考積極性反而沒有那么大。比起導游,學生會傾向于選擇更加穩定的工作。

          4月下旬,鄧文已經提前感受到了“五一”旅游的熱度,缺導游,明顯缺導游。以往新導游正式帶團前,要先跟團學習兩三個月,現在只要有導游證,培訓1個小時,直接就被扔到一線帶團。

          他在朋友圈說到,“在什么都過剩的環境下,導游缺口很大”。5月上旬,他又發布朋友圈,“今年導游太缺了,市場供不應求”。

          “只要愿意工作就不會空下來,現在導游還會挑團,以前都要靠搶,現在工資也上去了。”

          鄧文也變得更加忙碌,以一周一條的節奏在朋友圈宣傳自己的培訓中心,旅行社接團的業務也不斷擴展,除了常規的周邊游路線,一日游半日游的研學團也加入其中。

          鄧文感慨今年導游“供不應求”。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爆發是在中高考結束后,“每天群里都有人喊導游”,鄧文看到,尤其在北京、天津、四川、陜西等地的博物館,團隊講解需求越來越大。他分析,國內的旅游市場已經過了觀光打卡的階段了,學習的屬性在增加,“雙減”之后,研學旅游更加火爆,家長學生的教培需求被轉移到了旅游上。

          鄧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暑假一天能接十幾個研學團,一家三四口的非常多,小到4歲的小孩,剛學會背杜甫的詩,就被家長帶到杜甫草堂。“家長會覺得這個錢花得特別值,是真的寓教于樂了。”

          特別是6月底以來,博物館游覽需求旺盛,一票難求。鄧文的導游們都增加了一項搶票的工作,游客們千叮萬囑,生怕搶不到票影響行程。“以前自己都不去的地方,現在火得一塌糊涂?!编囄恼f。

          從鄧文接的旅行團來看,老年團和研學團也是數量最多的兩種類型,這是今年旅游的明顯特征。

          但鄧文還看到了更多變化,“跟團的人越來越少,自由行、半自由行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經濟發展行業進步的必然,疫情加快了這個速度?!编囄恼J為這一趨勢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旅行社越來越不賺錢。

          以前的跟團游,旅行社承擔著游客從出發到回家的所有服務,包括往返機票、交通、酒店住宿、餐飲、游玩講解等,而現在,這套流程里所有的服務都被拆解,游客可以自主選擇及預定。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2023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人均消費540.35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10.45%。

          在鄧文的分析中,選擇自由行的人越來越多,或也是人均消費較2019年下降的原因,因為一趟出行中人均總支出降低了。

          不過,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最新數據,2023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國內旅游收入2.30萬億元,人均消費965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6.86%。

          “現在留給旅行社的只有最后的講解了”,而這也對導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鄧文經常給自己旅行社的導游開展專題學習,鼓勵導游自主學習,以應對游客更高的需求。

          成為導游之前,當老師、進互聯網大廠

          2023年,畢業3年的陳佳麗,覺得自己成為了一位“正式”的導游,“之前一直感覺是個新人,現在慢慢進入了一種職業的狀態?!彼f。

          2020年6月,旅游管理專業的陳佳麗從大學畢業,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專業之外的工作,因為喜歡,她選了做導游,一個畢業即基本失業的工作,她當時以為,“基本失業”的時間不會太長。

          沒有進入固定的旅行社,陳佳麗掛靠在當地旅游協會,接受不同旅行社的帶團需求,按天計算工資。

          畢業第一年,陳佳麗一個月就帶一兩個團,一個周期三四天,一個月工作時間3-8天。為了節約開支,不工作的時間她都待在家里,考了中級導游資格證和教師資格證。

          但“基本失業”的時間比她想象中長,她不得不轉行先謀生。2021年9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陳佳麗進入了一所初中教語文。2022年4月,因為工作強度太大身體不適辭職,在家休養。2022年七八月陸續接到帶團需求,又做了幾回導游。

          但帶團的工作斷斷續續,陳佳麗深刻體會到了導游的不穩定性。2022年下半年,她還嘗試了其他工作,在互聯網大廠做審核,后又進一家水土規劃公司。幾度嘗試之后,陳佳麗發現,導游仍然是自己最喜歡的工作。

          嘗試了諸多工作之后,陳佳麗發現,導游仍然是她最喜歡的工作。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旅游業真正回歸也要從2023年算起。

          陳佳麗以前的狀態,都是在家里等著帶團安排,很多時候要給旅行社打電話詢問是否有團。2023年春節是疫情政策調整后旅游需求的第一次“爆發”,陳佳麗元旦就開始陸續接團,過完3月的小淡季,4月的工作時長已經變成了18-20天,中間能休息一兩天。

          五一黃金周前后開始,每天都有不同的旅行社找到陳佳麗,提前預定五六天后的導游行程,陳佳麗的休息時間變成了一個月一兩天。

          7月,進入暑假旅游,陳佳麗每天都要拒絕好幾個旅行社,微信聊天界面,下滑兩次,都是滿屏的“不好意思,已經有團了”,行程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月的時間很早被預定。很多時候,幾日游的團剛結束,空出的一個下午時間,她還要無縫銜接上一個半日游的文博團。

          紛至沓來的旅行團邀請令陳佳麗應接不暇。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文化博物館旅游火爆是今年的明顯特征?!耙郧笆裁磿r候去都可以,現在要精打細算,要卡著時間去,要錯峰。但感覺錯峰意義不大,一直是峰?!标惣邀愓f。

          還有另一個特征,陳佳麗感覺“蹭聽”的人明顯變多了,帶進去的時候是10個人,講著講著可能就變成了幾十個人,一圈一圈人圍著人,她知道,游客太多,景區講解和導游都太難約。講解時,陳佳麗的目光總是在尋找自己的游客。

          一導難求,導游的工資也翻了倍,以前300元/天的團,現在漲到四五六百元,陳佳麗的收入也直線上升。她了解到,北京導游每天的工資能到1000元。

          從銀行職員回到導游,還在等出境游的完全恢復

          丁曉磊觀望的時間比較久,2023年5月才重新回到旅游行業,作為導游繼續接團。

          2018年畢業后,丁曉磊在一家旅行社做出境游導游和領隊,2020年出境游業務暫停,他成了無業游民,2021年2月,他開始嘗試國內游團隊接待,但帶團數量不多且不穩定,口袋越來越緊,2021年11月,丁曉磊進了一家銀行工作,收入也更加穩定。

          不過,丁曉磊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重回旅游業。2023年春節,他看到了希望,無論是從周邊朋友感受,還是從新聞里看到,都能發現春節旅游火爆,重新回到了“人從眾”,周邊的導游朋友也陸續回歸,但他也擔憂春節的火爆是否只是曇花一現,擔心自己的回歸沒有意義。

          3月到5月,周邊的導游朋友一直比較忙,丁曉磊才感覺旅游真的要恢復了。4月底,丁曉磊從銀行辭職,五一黃金周開始恢復帶團,主要走川藏路線。5月,丁曉磊在此生必駕的318公路往返,“不堵不正常旅游”側面反映著旅游的火爆。

          丁曉磊告訴記者,現在基本進入了導游主導的市場。以前導游工資的結算周期是半個月到一個月,現在一個團結束之后,一周之內就結款的非常普遍,甚至為了搶到導游,工資在服務結束后的第二天就能結算,直至在出團之前就提前將工資預支。

          2023年,旅游市場也有很多變化。丁曉磊發現,盡管現在的旅游人次恢復到2019年水平,但人均消費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無論是酒店、餐飲,還是購物團的數據,都直接體現了游客在消費上更加保守。

          他也發現,游客對文化博物館旅游需求在增加,在川藏路線,以自然觀光為主,但現在丁曉磊遇到越來越多的游客,主動要求加上大昭寺、布達拉宮、三星堆、武侯祠等人文景觀的游覽,并要有導游講解,丁曉磊感受到游客對人文景觀背后巨大的文化需求。

          丁曉磊正在給游客進行講解。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人文景觀定制等旅游產品,購買此類產品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很受市場歡迎。在游客年齡段上,老年人也越來越多,相關產品也日益增多。

          而在旅游產業鏈上,丁曉磊認為,國內旅游產業恢復十分快速,并且經過過去三年的優勝劣汰,旅游產業鏈進行了升級,留下的酒店和旅游路線都是更好的。

          此外,丁曉磊也一直在關注出境游的恢復,如果條件允許,丁曉磊還是會想回到出境游業務,不過,他認為目前由于國際航班還未完全恢復,許多國家出境游也未放開,加上各種不安全因素,出境游的恢復還需要時間。

          關鍵詞: 旅游 旅行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