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證券頻道 > 正文

          聚水潭擬赴港上市:三年累虧超11億,電商SaaS ERP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2023-07-28 07:33:1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一級市場停止輸血的第三年,聚水潭叩響了港交所的IPO大門。


          (資料圖)

          而此前三年時間內,這家號稱“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已累計虧損超11億元。

          在近日披露的招股書中,聚水潭援引灼識咨詢數據稱,以2022年收入計,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占據20.7%的市場份額。

          即使身居“行業第一”,SaaS ERP生意看起來依然很難給公司帶來顯著的財富效應。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聚水潭分別實現營收2.94億元、4.33億元及5.23億元;凈虧損則分別達到了3.64億元、2.55億元及5.0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達11.2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高研發費用以及高營銷費用是影響聚水潭利潤表現的主要原因。此外,SaaS行業本身有著“前期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特點,或也是公司利潤表現不佳的因素之一。

          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的SaaS賽道已是昨日黃花。聚水潭選擇在此時沖刺上市,除了資金壓力外,或也因投資方的退出需求。

          7月5日,記者撥打聚水潭工商注冊電話擬就上述問題予以求證,但未獲接通。當日,記者又撥通聚水潭400客服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后續將有專人聯系,但截至目前尚未獲回應。

          7月10日下午,記者前往聚水潭位于上海市閔行區的辦公總部現場探訪,因無法通過電話聯系公司方面,公司所在地的虹橋匯門禁以“需要聯系聚水潭相關人員”為由,未予放行。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難盈利的“賣鏟人”

          資料顯示,聚水潭成立于2014年,早期主要面向電商商家提供訂單、倉儲庫存、采購管理的ERP解決方案,后期成長為覆蓋跨境、財務、工作流、采購的一站式電商SaaS平臺。

          據聚水潭介紹,目前公司的電商SaaS ERP軟件已可以涵蓋包括采購、訂單、庫存、分銷以及財務等在內的多項管理功能,可以集中幫助電商商家解決其所面臨的跨平臺店鋪管理、海量訂單及SKU、數字化和數據分析、產業鏈協同等問題和挑戰。

          作為上游“賣鏟人”,電商SaaS服務的景氣程度與電商行業的發展緊密關聯。據灼識咨詢,2022年,中國電商商家數量已超過2300萬家,由這些商家共同促成的實體商品線上零售額達人民幣12萬億元,占中國消費總額的27.2%。

          蓬勃增長的電商行業,為聚水潭等電商服務企業帶來新機會。中國電商SaaS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3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2%。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聚水潭營收分別為2.94億元、4.33億元、5.2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3.4%;同期,聚水潭的毛利率分別為46.2%、50.5%和52.3%,同樣呈逐年增長趨勢。

          分業務來看,電商SaaS ERP作為核心營收板塊,分別實現2.55億元、3.74億元、4.57億元,占當年總收入的86.7%、86.2%、87.4%;其他電商運營SaaS產品產生的收入分別為810萬元、2450萬元及4080萬元,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2.7%、5.7%及7.8%。

          招股書中,聚水潭援引灼識咨詢的資料表示“以2022年收入計,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占據20.7%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電商運營SaaS市場中,按2022年SaaS總收入計,我們同樣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然而,在營收規模逐年走高、發展成為行業第一的另一面,聚水潭遲遲沒能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間,聚水潭分別虧損了3.64億元、2.55億元和5.07億元。將時間線拉長,自2014年成立起至2022年底,公司累計虧損額已近16億元。同期,聚水潭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07億元、1.37億元及3.79億元,虧損幅度依然逐年拉大。

          營收越多,虧得越多,這個現象的原因指向聚水潭的各項費用。

          居高不下的營運成本

          聚水潭創始人駱海東曾在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公開表示,聚水潭主要通過加高“護城墻”和加寬“護城河”兩種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以SaaS ERP為核心產品,圍繞SaaS ERP布局協同產品,持續加高“護城墻”;另一方面,對于耦合程度不是很高但也具有協同性的產品就作為“護城河”來處理,可以投資其他企業去完成。

          基于此思路,招股書顯示,為滿足電商行業客戶的獨特需求而量身定制,聚水潭在開發SaaS產品上投入大量資源,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研發開支分別為0.669億元、1.918億元及2.343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約為23%、44%及45%。

          與研發投入相比,聚水潭在營銷上的投入更甚。SaaS行業,公司的營收增長與營銷投入呈現正相關。而因To B業務本身的特性,“燒錢換流量”的打法在行業內極為盛行。

          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聚水潭服務的客戶總數分別為2.26萬名、3.31萬名和4.57萬名,期間對應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1.59億元逐年升至2.35億元和3.14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約為54%、54%及60%。

          重金投入的效果立竿見影,2021年和2022年,聚水潭的SaaS凈客戶收入留存率高達122%、105%;獲客效率上,LTV/CAC(衡量SaaS公司獲客效率的常用指標)已經連續三年超過6倍。

          與此同時,招股書顯示,2020至2022年,聚水潭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63億元、-2380萬元和7871萬元。截至2023年4月30日,聚水潭的現金及等價物合計2.10億元,較2022年末的4.27億元減少了2.17億元,直接腰斬。

          研發和營銷的兩大支出持續向聚水潭的現金流施壓,聚水潭亦在招股書中坦言,預期隨著規模擴張仍將繼續產生虧損,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

          聚水潭還需要直面的現實是——自2020年8月最后一筆融資到賬后,公司再沒有從一級市場獲得融資。

          上市或因投資方退出壓力

          聚水潭一度是明星資本眼中的熱門標的。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至2020年,聚水潭在六年時間內累計獲得6輪融資,金額共計約6.14億元。投資方包括高盛、紅杉、中金長三角科創基金、藍湖資本、阿米巴資本等機構。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在2020年完成2.86億元的C輪融資后,聚水潭的估值達到60億元,與天使輪的8300萬元估值相比,增長超過70倍。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因美股SaaS估值的崩塌,以及多家頭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資本對國內SaaS賽道的熱情開始驟減。

          “SaaS賽道就沒有不虧的,不只是電商SaaS,整個企業服務去年到今年就是‘癱軟’的賽道。今年蹭一點大模型熱度,稍微起來了一點。”談及當下的SaaS行業,一位關注相關賽道的投資人士對記者說道。

          SaaS行業難盈利,幾乎是行業內眾人皆知的問題。今年6月,背靠物美系的零售SaaS“多點數智”更新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多點數智近三年累計虧損約38億元,2023年一季度依舊沒能扭虧,期內虧損約3.42億元。

          無獨有偶,今年6月30日遞表港交所的財稅解決方案提供商慧算賬,2020至2022年三年間,慧算賬的年內虧損分別達2.99億元、6.83億元及5.06億元;經調整后,三年間虧損分別為1.40億元、3.94億元及3.01億元,三年累虧8.35億元。

          據灼識咨詢,全球包括美國及中國的SaaS公司盈利之前通常會保持約15年的虧損狀態。若按此計算,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想要實現盈利仍有6年時間要走,而現如今正是其需要“燒錢”的時候。

          聚水潭在招股書中直言,所得款項將繼續用于研發以及銷售。“上市籌資所得款用途,將用于強化公司的研發能力,以豐富公司于未來五年的產品矩陣、加強公司的銷售及營銷能力;用于戰略投資以及一般公司用途。”

          除了自身的資金需求,一位投資人士亦向記者分析稱,聚水潭此次上市或也有投資方的退出壓力。“第一個原因是不上市現金流消耗完就有壓力。第二個原因是投資人的要求快到期限了”

          招股書顯示,聚水潭的早期投資者微光已經實現部分套現。據招股書披露,微光與GGV曾于2021年6月訂立一則存款協議,在今年3月2日修訂后,微光同意轉讓聚水潭76287元注冊股本給GGV,價格為1600萬美元,交易于2023年6月8日進行。

          按前后交替的金額跟份額計算,這意味著微光或可獲得1.13億元的差價收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3024091

          關鍵詞: saas 電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