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頻道 > 書畫 > 正文

          央企紅利上繳比例確認提高5% 專家:應先用于社保領域

          2014-05-07 00:00:00 來源:

            央廣網財經北京5月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財政部發文確認提高央企紅利上繳比例5個百分點。煙草企業上繳比例升至25%,石油石化和電力企業上繳比例升至20%。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做客節目,對此做詳細解讀。

            經濟之聲:財政部發出最新通知,從今年起,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國有獨資企業應交利潤收取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也就是第一類企業25%,第二類企業20%,第三類企業15%,第四類企業10%,第五類企業免交當年應交利潤。公眾關注度比較高的煙草企業屬于第一類企業,石油石化和電力企業等歸屬第二類企業。在原有基礎上提高5%,這個比例是高是低?

            石磊:總體上來說,5%不高。這與它的行業性質有關,特別是像煙草和石油、石化這些資源類的和需求是剛性的但又不是必需品的產品,本身的利潤水平相對比較高,因此即使是在目前,5%的壓力也不是太大。

            經濟之聲: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石磊:這要看未來企業和宏觀經濟運行的狀況,現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經濟之聲:專家測算,紅利上繳比例提高后,今年將收取中央企業稅后利潤1414.9億元,比去年執行數增加375.43億元,增長36.1%。但是央企提高紅利上繳比例,也讓有些人表示擔心,認為有些企業無法承受,特別是當前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企業經營壓力比較大。從目前央企整體的盈利水平來看,這種擔心有沒有必要?

            石磊:擔心完全可以理解,但各個行業目前存在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中端以下的制造業,即使是國有投資,目前還處在嚴重虧損狀態,像鋼鐵行業和其他小部分機械制造業,現在都處在非常嚴重的困難時期。幾個主要資源類的行業和一些特殊的產業問題不是很大,不必太多擔心。

            經濟之聲: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是落實國資收益全民共享承諾的重要舉措,上繳的部分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但是,國企紅利上繳“國庫”后,有關部門是不是也應該建立向公眾公開的機制,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央企紅利的使用效率?

            石磊:是,這個問題更重要。關于國企紅利的上繳比例,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說法,到2020年要逐步提高到30%,甚至將來部分行業在平均水平基礎上再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不管多少,百姓最關心的還是這個錢拿去以后怎么用。國家有關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和公共部門收取的稅收,這部分錢已經納入國家公共財政體系,通過科學的預算體系來執行,這是讓我們可以改善公眾預期的一個非常制度性的因素。具體放到各個行業里面,錢拿去以后,即使是出于公共利益而投資,到底什么是對公共利益秩序最有利的?什么是最具有普惠性質的?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