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阿膠陷“質量門” 年初漲價三成遭質疑
2014-05-07 00:00:00 來源: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7日訊(記者 臧允浩)年初剛宣布提價30%的同仁堂阿膠,卻于近日被媒體曝出質量問題:有媒體稱,經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北京同仁堂的阿膠樣品原料質量相對較差。
不過,事后同仁堂發表聲明稱,“該批號阿膠生產過程符合GMP要求;同時我們對該批號產品的企業留樣產品進行了復檢,結果符合《中國藥典》標準”。
據悉,同仁堂于2009年發力阿膠業務。雖然與東阿阿膠、福膠等品牌相比,同仁堂屬后來者,但憑借其多年積累的品牌優勢,同仁堂阿膠銷售額逐年增長,產品定價亦水漲船高,今年初同仁堂更是緊隨東阿阿膠提價30%。
有業內人士稱,“一邊漲價,一邊卻暴露質量問題,這難免讓人質疑同仁堂的阿膠產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更令人擔憂的是,同仁堂質量問題近年來呈頻發之勢。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從去年起,就有廣州、天津多地曝出各類質量問題。這無疑與同仁堂“老字號”、“高端品牌”的形象相悖。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多次致電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前無人接聽。
同仁堂阿膠質量差?
4月29日,《消費者報道》稱,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在代表阿膠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L-脯氨酸”上,北京同仁堂的阿膠樣品未達國家標準,其數值低于國家標準10.0%為9.5%——這意味著其原料質量相對較差。
據了解,阿膠的主要原料是驢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按中醫藥理論,具有補血止血作用。驢皮的質量高低也決定了阿膠質量高低,不過,在市場上,由劣質皮料或者以其他動物皮冒充驢皮的假阿膠事件時有出現。
為驗證市場熱賣主流阿膠產品的質量,此次《消費者報道》送檢的6個品牌8款阿膠塊產品,包括東阿阿膠、福牌、同仁堂、太極、東健等品牌,檢測了“四種氨基酸含量”和“鑒別”兩個品質項目。
“四種氨基酸含量”的選擇,是根據2010年新版《中國藥典》規定:阿膠中L-羥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這四種氨基酸的含量分別不得少于8.0%、18.0%、10.0%、7.0%。
“驢皮中這幾種氨基酸的含量與大多數動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實地反映原料驢皮和阿膠的品質?!敝袊幙拼髮W藥學院副教授李博表示。
中山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教研室徐新軍博士也解釋,這四種氨基酸在阿膠的水解產物中是最多的,對這四種氨基酸成分進行含量測定,可增強阿膠質量標準的可控性。
據報道顯示,此次媒體送檢的8款產品中,唯有同仁堂在L-脯氨酸這項指標中低于《中國藥典》規定的10.0%。
不過,對于《消費者報道》這一檢測結果,同仁堂于4月30日在官方網站回應稱,“首先我們對該報道涉及批號的阿膠進行了生產全過程的回顧和自查:該批號阿膠生產過程符合GMP要求;該批產品生產所用原、輔料均經過嚴格檢驗合格后使用;該批產品出廠檢驗結果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標準,同時我們對該批號產品的企業留樣產品進行了復檢,復檢結果為L-脯氨酸含量10.6%(國家藥典標準為不得少于10.0%),符合藥典標準。
同仁堂還透露,本著對社會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企業負責的原則,我公司將安排該批號產品送國家權威藥品檢驗機構進行復檢,復檢結果將另行公布。
高端品牌之惑
目前,我國阿膠市場格局暫時穩定,東阿阿膠主打高端,福膠則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場,而以同仁堂、太極阿膠等為代表的后來者,則正瓜分掉剩下的阿膠市場。
2012年,福膠集團董事長楊福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2011年,阿膠塊市場總銷量近6000噸,福膠銷量2300噸,東阿阿膠的銷量為1400噸,剩余份額被其他阿膠企業瓜分。按此計算,東阿阿膠和福膠兩家企業的銷量加起來已經占到市場的六成以上。
不過,對于后來者同仁堂而言,其阿膠產品銷售額增速著實不慢。2009年,同仁堂開始發力阿膠業務,歸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膠塊的銷售額就分別達到了5000萬元和9000萬元,2012年阿膠塊的銷售額過億。
在銷售額獲得穩步增長后,同仁堂開始提價發力中高端市場。2012年,東阿阿膠的阿膠塊出廠價和零售價提高10%,《新快報》報道,提價后,同仁堂科技的阿膠塊價格從每斤570元達到690元,雙方價差縮小為135元。
而在2013年東阿阿膠的屢次提價中,同仁堂科技并未跟進,但是,在2014年初東阿阿膠提價后,同仁堂科技迅速跟進,提價30%,將終端產品價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與此同時,同仁堂也開始迅速擴大產能。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設廠,擴產800噸,加碼阿膠爭奪戰。
不過,同仁堂阿膠與東阿阿膠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安邦咨詢醫藥行業分析師劉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膠具有較大品牌優勢,同仁堂旗下的連鎖藥店也是一大競爭優勢,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膠塊的銷量不高,預計2013年只有200噸左右,和東阿阿膠、福膠年銷量2000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伙人史立臣表示,不管價格高低,其實各品牌阿膠的生產成本都差不多,其生產門檻也不高,阿膠市場更看重品牌、營銷等方面。
“同仁堂作為老字號,擁有較高知名度。在阿膠產品上,同仁堂希望借助自己較高的品牌溢價能力搶占市場。然而,阿膠產品是單方制劑,進入門檻低,更多考驗一個企業的營銷能力,但這正是同仁堂的軟肋”,史立臣分析稱。
在史立臣看來,對同仁堂更不利的是:近年來同仁堂質量問題不斷,這與同仁堂老字號、高端品牌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今年被曝光阿膠產品質量較差外。去年一年同仁堂就先后三次被曝出質量問題。
2013年1月,廣州銷售的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質監、工商等部門的查處,甚至連衛生部也明確指出其使用的相關添加劑屬非法添加。據悉,小劑量地、合理地、短期地應用甘露醇,可起脫水利尿作用,對需要的患者是有益的。但如果加入食品中,讓普通消費者長期服用,其后果必然是弊多利少。
2013年4月,在天津藥監局的一次檢驗當中,同仁堂地黃被檢出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項目不合格。在核實之后,公司方面稱:該批號為100110720的地黃并非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生產,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大藥房無業務往來。
2013年10月,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二季度藥品質量公告,對102家藥品生產企業、1238個藥品經營企業和418個醫療機構的886個品種4509批次藥品進行抽驗,其中81個品種197個批次不合格。在這份名單中,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榜上有名。
最近更新
- 戰勝苦難2023-07-08
- 蘭州機場巴士3號線增設“蘭海·蘭萃壹號”2023-07-08
- 深圳市樂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關于深圳市樂2023-07-08
-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逐“綠”前行,2023-07-08
- 英國央行研究顯示粘性通脹在推動價格預期2023-07-08
- 稅優健康險改革方案落地:稅優產品擴容至長2023-07-07
- 房企交付報告·企業篇| 遠洋集團:銷售業2023-07-07
- “接納自己,做個有彈性的人”|張國榮、李2023-07-07
- 補充回應仍不“盡興”,國新辦發布會后,教2023-07-07
- 特朗普曝光奧巴馬住址,有人持槍前往,竟還2023-07-07
- 世界銀行前行長:美國無法遏制中國發展2023-07-07
- 運動鞋服代理(運動鞋網店代理)2023-07-07
- 看過來!河南發布12條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2023-07-07
- 巴西保利斯塔市一廢棄樓房坍塌 至少9人被埋2023-07-07
- 太猛了,這些股尾盤直線拉漲停!比賽報名火2023-07-07
- 東錢湖畔寧波院士中心或將被拍賣?寧波建工2023-07-07
- 俞敏洪“掛帥”,自有APP首開播,東方甄選2023-07-07
- 南極海冰面積持續創歷史新低!海洋專家:厄2023-07-07
- 融資170億卻造不出車來?昔日明星車企被申2023-07-07
- 中國石油北京項目管理公司通報胡繼勇處理結2023-07-07
- 在火車上沒刀具的情況下,如何去水果皮?2023-07-07
- 中國汽車產銷連續兩年正增長,海外市場表現2023-07-07
- 刻錄大師刻錄步驟(刻錄大師)2023-07-07
- 順豐控股上半年預計歸母凈利潤40.2-42.2億2023-07-07
- 越秀天恒·懷山府丨山居,生活本來的樣子2023-07-07
- *ST豆神:第一大股東池燕明擬減持不超過2%2023-07-07
- 推特遭 Threads 突襲,馬斯克自己挖的坑2023-07-07
- 捐6億的,是他!旗下公司研究長壽科技,還2023-07-07
- 中汽協付炳鋒:未來乘用車市場增量規模將向2023-07-07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國家發展人工智能,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