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頻道 > 社會 > 正文

          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大變陣:冠軍漲近70%,超700只跌逾10%!這些創新高

          2023-08-02 09:05:37 來源:鳳凰網

          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大變。

          7月收官,基金業績波動加大,公募基金業績排名也隨之發生較大變化。

          A股極端化行情再次極致演繹。AI行情暫告一段落,“含AI”基金在7月份出現遭遇大幅回調,多只基金凈值7月跌幅超20%,而重倉證券板塊和港股的基金實現逆襲,多數基金月度漲幅超15%。


          (資料圖)

          與此同時,量化主題基金延續年內優異業績表現,不少基金凈值屢創新高,成為公募基金市場上的一股“清流”。年內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還有固收+產品,憑借今年較為穩健的業績,重獲持有人青睞,規模也得到大幅提升。

          全年來看,雖然布局AI主題基金回吐不少收益 ,但年內表現依然領先,港股主題基金凈值逐步收復年內失地。基金業績持續分化,首尾業績差異高達100個百分點,虧損最大的一只基金年內跌幅超30%,年內跌幅超20%的基金多達70余只,虧損超10%的基金超過700只,以醫藥主題和新能源主題基金居多。

          “含AI量”基金業績大幅回調,證券和港股主題基金業績反彈

          從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來看,截至7月31日,東方區域發展以69.45%的收益率位居全市場產品第一名,領先第二名東吳移動互聯近8個百分點的收益。

          周思越管理的東方區域發展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青島啤酒、貴州茅臺等,均屬于酒類公司。東方區域發展從 2022年至今年二季度末,一共進行過2次大幅調倉,從房地產調整至信息技術板塊使其基金凈值在今年獲得大幅躍升,該基金在二季度又將重倉股調整至酒板塊,成功回避了AI板塊的回調,極端的集中式調倉使得該基金站上年內收益率榜首的位置。

          在經歷史詩級暴漲后,AI板塊自6月底以來持續大幅回調,以通信、計算機、傳媒為首的板塊位居7月行業跌幅榜前列。AI主題基金凈值坐上過山車,重倉AI板塊的公募基金業績7月份紛紛回調。7月份共有3只基金月度跌幅超20%,諾德新生活A、德邦穩盈增長A、華寶萬物互聯A、國融融盛龍頭嚴選A、海富通成長甄選A等共計225只基金業績回調幅度超10%,其中以AI主題基金居多。

          全年來看,雖然布局AI主題基金回吐不少收益 ,但年內表現依然領先。主動權益基金方面,東吳移動互聯A、東吳新趨勢價值線、招商優勢企業A、泰信行業精選A和銀華體育文化A年內漲幅均超40%,業績排名居前。

          在市場極端行情下,指數型基金憑借較高倉位往往業績表現較為極致。指數基金方面,7月,跟蹤證券指數和港股指數的基金業績表現最好,月度凈值漲幅均超10%。

          全年來看,跟蹤游戲動漫的基金表現依然最好,如華夏中證動漫游戲ETF、華泰柏瑞中證動漫游戲ETF、國泰中證動漫游戲ETF年內漲幅均超50%,不過上述基金在7月份均經歷17%的較大回撤。跟蹤納斯達克等海外指數的基金亦有不錯業績表現,如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國泰納斯達克100、華安納斯達克100ETF和廣發納斯達克100ETF等年內漲幅均超40%。

          與此同時,有700余只基金產品年內跌幅超10%,跌幅超20%的基金產品數量有70余只,表現較差的基金數量較6月底有所擴大。跌幅居前的基金多重配醫藥、新能源等板塊,部分在二季度新建倉配置AI板塊的基金凈值亦遭受較大損失。

          量化基金和固收+產品表現穩健

          從基金持有人體驗來看,剔除今年成立的基金,共有80余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在7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基民持有體驗較好。

          凈值創新高的主動權益基金中,東方互聯網嘉、創金合信文娛媒體A、南華豐匯、金元順安元啟和華夏智勝先鋒A今年以來分別上漲25.14%、24.42%、24.17%、17.81%和17.09%。

          不少公募主動量化基金冒尖,在創造優秀的業績的同時,也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持有體驗。如孫蒙管理的華夏智勝先鋒A和華夏智勝價值成長A、馬芳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A和國金量化精選A、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A等基金產品均有不錯業績表現。

          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市場主打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板塊輪動快速、熱點輪番活躍,擅長分散化投資的公募量化基金由此獲得了一定的超額收益。不過,量化投資策略通常存在容量限制,一些基金經理更傾向于通過控制規模去博取更高收益,如孫蒙和馬芳的管理規模均超百億元,上述基金均采取了限購措施。

          除此之外,大成基金徐彥管理的多只基金凈值屢創新高,其管理規模也在二季度突破百億元。

          權益基金大幅震蕩,近兩年備受爭議的固收+基金自一季度以來出現企穩跡象,不少基金凈值修復前期回撤,屢創新高。

          如安信基金的張翼飛和李君、華泰柏瑞基金董辰、易方達基金楊康、中信保誠基金的提云濤和楊立春、鵬華基金戴鋼等基金經理管理的多只固收+產品凈值屢創新高。

          固收+產品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凈贖回后,在今年二季度也迎來了凈申購,重獲基金持有人青睞。據國海證券研報統計,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市場固收+產品合計規模2.19萬億元,較2023年3月31日增加了2.63%,二季度存量的固收+產品的凈申購規模達到290.11億元。

          可轉債基金領跑債券型基金

          A股權益市場震蕩起伏,債券市場穩步抬升,今年債券市場呈現牛市格局,7月份債券型基金繼續延續強勢表現,其中可轉債基金表現最好。

          整體來看,截至7月31日,可轉債基金指數上漲4.3%,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上漲2.35%,短期純債型指數上漲2.13%,均好于權益類基金指數表現。7月份,逾2700只債券型基金凈值刷新歷史紀錄。

          具體來看,工銀可轉債、融通可轉債A、天弘穩利A和南方昌元可轉債A今年分別上漲24.62%、11.48%、10.97%和10.24%。近期收官的基金二季報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為3171.7億元,持續創新高,較一季度末增加207.78億元,環比增長7.01%,占凈值比為1.16%。

          純債型基金亦有不錯業績表現,如東興興瑞一年定開A、博時裕坤純債3個月、平安合潤1年定開債和南方金利A年內漲幅分別為6.78%、6.13%、6.13%和5.76%。

          債券市場走強,近期公布的基金二季報顯示,公募基金持倉債券總市值止跌回升,處于近三年歷史高位。華福證券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基金公司的債券投資總市值為15.68萬億元,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了1.53萬億元,整體規模較上個季度大幅增長10.77%。今年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疊加流動性相對寬松伴隨央行降息帶動利率進一步下行,同時受權益市場表現低迷影響,多重因素導致二季度持倉債券總市值明顯反彈。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