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頻道 > 社會 > 正文

          中國大型商業銀行逐漸形成多牌照經營發展格局 業務保護金融租賃等

          2022-06-29 16:41:10 來源:和訊銀行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同業同質化“內卷”加劇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告別高速擴張,面臨息差收窄、盈利承壓的挑戰。如何打破增長困局提升競爭力?尋求新的盈利增長極,展開“升維作戰”無疑是有效路徑之一。

          近年來,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商業銀行不斷拓寬邊界,在傳統信貸業務的基礎上,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逐步取得消費金融、理財業務、金融租賃等金融牌照,拓寬盈利渠道,增強整體競爭力。

          加碼布局多元化

          整體來看,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綜合化、多元化經營卓有成效,形成了以銀行業務為主體,多牌照經營的發展格局,業務逐步覆蓋金融租賃、理財、消費金融、基金等領域。

          以建設銀行為例,該行已經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托、建信人壽、建信期貨、建信財險、建信投資、建信理財、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綜合化經營發展良好。

          除大型商業銀行外,也有多家中小銀行橫向拓展更多業務平臺,布局綜合化、多元化經營,加入金融牌照“爭奪”戰之中。

          北京銀行(601169)自2008年起開始布局綜合化經營版圖,已建立涵蓋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基金和資產管理、人壽保險等七大領域,形成了多種盈利模式并行的綜合經營布局。目前,該行也在積極申報理財子公司的籌建工作。

          作為區域內金融市場業務資格和牌照較為齊全的城商行,廈門銀行向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穩步前進。該行成立控股子公司福建海西金融租賃,在廈門自貿試驗區設立資金營運中心專營機構。此外,該行也在積極、持續推進理財子牌照申請工作。

          蘭州銀行也將綜合化經營納入發展戰略,將實現從單一的“信貸資金提供者”向“綜合金融服務者”轉變。目前,該行已獲金融租賃牌照,控股蘭銀金融租賃。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該行董事長許建平稱,未來將在監管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積極開展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牌照的申請工作,打造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業務邊界不斷延伸

          商業銀行加碼布局金融牌照,多元化發展趨勢下子公司類型日臻豐富。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而我國現有的30家消費金融公司中,銀行股東背景的公司26家;71家金融租賃公司中,49家公司參股股東有銀行機構身影。另外,還有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601166)及浦發銀行(600000)4家銀行取得信托牌照。

          此外,銀行多元化經營邊界也在不斷延伸。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調整優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放寬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公募牌照。

          據了解,銀行系基金牌照管控較為嚴格,牌照基本穩定。目前上,中國銀行(601988)、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600036)、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600016)、北京銀行、上海銀行(601229)、寧波銀行(002142)、南京銀行(601009)13家銀行擁有公募基金牌照。另有恒生銀行和意聯銀行兩家外資銀行也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中銀證券認為,更多銀行可以申請公募牌照,已經有牌照銀行也能獲得增量牌照,有利于銀行擴大財富管理版圖,擴大資產管理規模,增加代銷和管理費收入,并可能減弱規模對投資管理的限制。

          在直接融資發展趨勢下,也有消息稱,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日前,證監會在披露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3041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到,基于商業銀行控股證券公司事項的特殊性,需要審慎評估必要性、可行性、對行業的影響、具體模式,并制定配套監管措施,防范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未來銀行和券商若混業經營,將重塑行業格局。

          尋因版圖擴充背后

          商業銀行不斷擴充牌照版圖,原因何在?“在銀行傳統業務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銀行布局牌照的目的在于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拓展收入來源,提高收入多元化程度。”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解釋道。

          新時代證券鄭嘉偉表示,不斷放開金融牌照紅利,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對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銀行可利用其客戶優勢,滿足其資金轉換等需求。全面綜合化的金融業務模式無疑為銀行長期發展帶來利好,若銀行能夠利用不同的業務來吸引客戶,滿足客戶金融方面的多層次需求,則銀行的業績和利潤將會不斷上升。

          華泰證券(601688)則表示,混業經營是未來金融大趨勢,券商牌照將向銀行放開。客戶規模、資本實力等全面占優的銀行或通過收購方式迅速切入券商業務領域。不過路需一步步走,牌照放開、招兵買馬、業績兌現,需要逐漸落地。

          不過,多元“升維”之后,如何做好風險隔離也成為了商業銀行需要研究的新課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商業銀行應在規范現有業務風險與合規管理活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風控機制,通過設立“防火墻”防止不同業務風險的交叉傳遞。通過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實現不同經營主體的協同發展。此外,商業銀行還應注重完善退出機制,實現問題子公司與整個集團的有效“隔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