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頻道 > 財經 > 正文

          奇瑞新能源高立新:若海螺無法收購 歡迎新的投資者

          2016-07-28 16:52:46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 7月25日(記者 王明月)7月12日,海螺型材發布公告稱,因奇瑞新能源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終止對其收購。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如果若海螺最終無法收購,“至少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肯定是懷著開放的心態,奇瑞新能源歡迎新的投資者加入。”

            除此之外,奇瑞新能源在共享汽車領域也積極探身。高立新堅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必然趨勢,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等加入新能源汽車的“大潮”,互聯網汽車等概念的大熱,他表示希望新進入者秉承汽車行業的精神,實實在在做產品、長長久久做服務。

            談合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不與周郎便

            “之前我們以為生產資質很快就能下來了,認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沒想到東風不與周郎便。”在談到海螺型材終止收購奇瑞新能源的原因時,高立新一再強調是因為奇瑞新能源缺少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海螺型材對奇瑞新能源的收購要追溯到今年5月22日,海螺型材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奇瑞新能源汽車股權,并取得該公司的控股權,同時發行股份配套籌集資金,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在7月12日發生來了轉折。

            “海螺型材至少在六個月內是不能收購了,至于六個月后收購能否繼續,具體信息還是看公告。”高立新“無可奉告”。但當被問到如果海螺型材無法收購時,高立新表示:“至少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肯定是懷著開放的心態,奇瑞新能源歡迎新的投資者加入。”

            即便如此,外界依舊認為缺少生產資質只是放在“臺面”上的理由。據法制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資質問題對雙方而言其實都不是秘密,奇瑞原本籌劃利用這次交易將奇瑞新能源“借殼上市”,只是由于監管原因無法繼續推進,這才以奇瑞新能源“無資質”為由終止了這項交易。6月中旬《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稿)“不合時宜”地出爐,意味著奇瑞借殼海螺也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得到的消息稱,由于奇瑞和海螺本身沒有業務相關性,借殼難以獲得證監會批準的可能性較大,導致雙方無奈“分手”。

            談未來——石器時代的終結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了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這點我堅定不移。”高立新說。他列舉了三點原因:“首先有限的舊能源肯定會用完的,需要新能源來代替;其次新舊交替是文明進步的必然,而不僅僅是因為舊能源的枯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石器時代的終結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了,而替代品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是一個文明替代另一個文明的必然;最后,從國家產業規劃的角度來說,國家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的。”

            而關于最后一點,2020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幫扶與保護不再后,新能源汽車是否能夠暢銷。高立新表示,未來還是市場化需求的一個過程,但隨著大批社會資本的進入和批量化生產的到來,以及新生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保意識的增強,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依舊明朗。

            然而,在這個被看好的領域,想要“分一杯羹”的不僅只有傳統車企,一些互聯網企業和家電企業也紛紛躋身其中。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有自己積攢多年的技術和為消費者長期做服務的口碑和擔當,不擔心落后。同時,他希望新進入者秉承汽車行業的精神,實實在在做產品、長長久久做服務。

            行業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先到者也非“墨守成規”,也在積極尋求新的業務版塊。在共享汽車領域,奇瑞新能源不甘于落人后。其中,易開汽車是奇瑞新能源同蕪湖市交投、安徽旗翔科技共同成立的汽車分時租賃公司。此外,高立新表示,“我們的共享不僅是運營上的,在制造上我們也積極探索新的共享模式,奇瑞新能源正嘗試給一些企業提供技術平臺。”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