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頻道 > 財經 > 正文

          專家解讀政治局會議經濟工作部署:下半年信貸或縮量

          2016-07-28 16:51:15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記者 盧靖)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增長,著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增長的政策之下,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不會出現,同時過低的信貸增長也不會出現。

            央行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分別為1.38萬億和1.63萬億,雙雙超出預期。狹義貨幣M1同比繼續走高至24.6%,廣義貨幣M2同比11.8%,與上月持平,M1和M2增速之差為12.8%,達到除2010年1月以來的最高值。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佩珈認為,產能過剩占用資金、企業投資動力不足、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息差收窄是造成M1“淤積”在賬面上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產能過剩企業為維持企業運轉,往往通過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維持債務鏈條,導致企業活期存款雖然在增加,但相應的投資卻并未明顯增長。與此同時,經過幾次降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與活期存款基準利率之差已縮小到1.15個百分點的歷史新低,相應減弱了企業配置定期存款的意愿。

            “近期企業囤積現金,M1大幅回升,并與M2背離,而民間投資大幅下降,呈流動性陷阱跡象。與2014-2015年主動放水不同,未來可能更多地是衰退倒逼式寬松,龐大的債務杠桿滾雪球對流動性十分渴求。”方正證券研報中如此分析。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預計貨幣政策或將趨于寬松,他指出:“地方債的大規模發行和房地產銷售的較快增長推動M1同比繼續攀升。受基數效應的影響,M2同比增速可能持續低于政策目標。加之通脹壓力緩解,未來貨幣政策或將趨于邊際寬松。”

            展望后續,莫尼塔研究研報預計下半年信貸縮量的壓力較大。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實體經濟內生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明顯激發,企業相應的主動“補庫存”行為,在去產能去杠桿取得實質成效之前,很難給予厚望;第二,基建將扛起穩增長的大旗,但國企和地方融資平臺已“不差錢”,基礎設施投資遇到的瓶頸是缺結構性改革,信貸投放與其相關性顯著弱化,或致下半年信貸投放明顯縮量;第三,銀行資金以“明股實債”形式為地方政府提供資金的表內外騰挪術亦在進行中,意味著下半年基建發力對新增信貸的依賴將顯著弱化。

            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引導市場預期,提高政策質量和透明度,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對央廣網記者表示:“改革一定要落實,只有實質性推進,才能樹立信心。”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