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信心背后的王牌
2018-11-02 10:58:40 來源:太平洋財富網
李河君說他自己常常“劍走偏峰”:你說中國股市低迷,但我卻恰恰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最近中國股市被陰云籠罩,過去普遍被看好的公司也跌得不像樣兒。然而,就在此時,在香港上市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河君提出私有化要約,并期望回到A股重新上市。
李河君在接受媒體記者訪問的時候說:“為什么此時回A股?第一,響應國家號召,回歸A股;第二,我們覺得對中國市場有信心,我們非常有信心;第三,因為我們覺得漢能在做實業,而中國市場很大,好公司都有機會。”
李河君信心爆棚,他手里到底握有怎樣的王牌?
第一張牌:勢
李河君喜歡跟人講“勢”:”勢在,天地同力,勢不在,在英雄不自由。干什么事都是這樣,因為你沒有勢的話,有本事也很難弄。“
中國傳統文化講,成大事者要”順乎天應乎人“,這里講的道理也是”順勢而為“。
在筆者看來,李河君的”勢“有兩種:一種是他經過努力,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大勢“;一種是國家戰略和民意下”大勢“。兩種”勢“互相作用、互相影響。
李河君的麾下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及漢能移動能源集團是國內最早提出“移動能源”概念的企業。他在接受騰訊記者采訪時描述:”我們做薄膜太陽能的時候,全世界都覺得你很搞笑,不相信是真的,都以為薄膜太陽能是一個科幻,就是不可能的事。大家都以為是科幻,覺得是30年、50年、100年以后的事。”
做薄膜太陽能,李河君說10年投了800億,幾乎用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行業,即以薄膜太陽能技術應用為基礎的移動能源行業。這是李河君自己營造的“勢”。
近幾年間,國家相關部門漸漸地認識到“移動能源”的應用前景。其間多個政策明確提出,布局薄膜太陽能等移動能源產業,打造移動能源領跑者。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六部委2018年4月19日印發的《智慧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信部聯電子〔2018〕68號)明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提升太陽能產業智能制造水平,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太陽能產業深度融合,鼓勵特色行業智能太陽能應用,促進我國太陽能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近來國家在各個層面發出聲音,肯定企業家精神,支持民營企業創業和創新,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強調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對李河君這樣的民營企業家來說,顯然又是另一個“勢”。
第二張牌:技術
漢能是一家以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為基礎應用的科技企業,這種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被美國麻省理工稱為“面向未來的技術”,而這個“面向未來的技術”的結論,則是李河君涉足這個領域之后幾年,才由第三方學術機構得出的結論,可以,李河君“劍走偏鋒”的確有他的獨到之處。
在薄膜太陽能技術方面,“漢能系”可以說能做到這方面的技術全球領先。在技術上,漢能薄膜發電一直保持公司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全球領先地位。僅從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專利數就能看出。這家企業目前累計專利申請超過4900件,累計授權專利超過1100件。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任何一個想在薄膜太陽能技術領域希望獲得突破的企業,你繞不過漢能為你設置的專利壁壘。這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競爭的思路。在芯片制造領域,中國一直在這方面交學費,代價很高,每年僅芯片進口就超過2000億美元。
第三張牌:“獨角獸”形態的產品
面對騰訊記者的采訪,李河君說目前手上有好幾個“獨角獸”,但也坦言:沒想好在回到A股時,會怎樣進行業務重整。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貴。在商業上,一些創立時間不長但成長比較快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也被稱為“獨角獸”。
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今年上半年曾交出一份令人咋舌的半年財報:收入204億港元,盈利73億港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約6倍及約30倍。
在財報的分析上看,高端生產裝備的設計、制造與服務是目前支撐漢能營收的主要部分。目前漢能已經具備了GW級裝備產線交付能力,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產線“交鑰匙提供商”。
很顯然,高端生產裝備的設計、制造與服務是漢能的“獨角獸”之一,在漢能內部,這部分業務被稱為“上游業務”。
李河君還特別提到了“漢瓦”,這是漢能在2018年漢能推出的一個基于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應用型產品。
瓦是典型的建材的概念,但是,在薄膜發電技術的改造下,漢能的漢瓦產品顛覆了傳統瓦的概念。這個漢瓦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發電,漢能一片曲面瓦功率大約是30瓦。瓦片雖小,但環保價值非常大,它改變了傳統的建材為綠色建材。但是,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其背后的市場潛力及價值則無比驚人。
據中國磚瓦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總共銷出10.1億平方米瓦,這一數字保持著年均20%左右高速增長。按照漢瓦目前的每平方米1390元的售價計算,其國內市場每年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到1.4萬億元。全球市場至少是中國市場的兩倍,每年的潛在市場規??蛇_2.8萬億元。
除此以外,漢能已經圍繞“住”“行”兩大領域,規劃出11類產品,推出了發電瓦、發電幕墻、發電包、發電紙等電子消費類應用產品。這每一個領域都面臨極大的市場空間。
所以,“漢瓦”“漢墻”“漢傘”,這些產品,也都是漢能的“獨角獸”。
最近更新
- 戰勝苦難2023-07-08
- 蘭州機場巴士3號線增設“蘭海·蘭萃壹號”2023-07-08
- 深圳市樂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關于深圳市樂2023-07-08
-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逐“綠”前行,2023-07-08
- 英國央行研究顯示粘性通脹在推動價格預期2023-07-08
- 稅優健康險改革方案落地:稅優產品擴容至長2023-07-07
- 房企交付報告·企業篇| 遠洋集團:銷售業2023-07-07
- “接納自己,做個有彈性的人”|張國榮、李2023-07-07
- 補充回應仍不“盡興”,國新辦發布會后,教2023-07-07
- 特朗普曝光奧巴馬住址,有人持槍前往,竟還2023-07-07
- 世界銀行前行長:美國無法遏制中國發展2023-07-07
- 運動鞋服代理(運動鞋網店代理)2023-07-07
- 看過來!河南發布12條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2023-07-07
- 巴西保利斯塔市一廢棄樓房坍塌 至少9人被埋2023-07-07
- 太猛了,這些股尾盤直線拉漲停!比賽報名火2023-07-07
- 東錢湖畔寧波院士中心或將被拍賣?寧波建工2023-07-07
- 俞敏洪“掛帥”,自有APP首開播,東方甄選2023-07-07
- 南極海冰面積持續創歷史新低!海洋專家:厄2023-07-07
- 融資170億卻造不出車來?昔日明星車企被申2023-07-07
- 中國石油北京項目管理公司通報胡繼勇處理結2023-07-07
- 在火車上沒刀具的情況下,如何去水果皮?2023-07-07
- 中國汽車產銷連續兩年正增長,海外市場表現2023-07-07
- 刻錄大師刻錄步驟(刻錄大師)2023-07-07
- 順豐控股上半年預計歸母凈利潤40.2-42.2億2023-07-07
- 越秀天恒·懷山府丨山居,生活本來的樣子2023-07-07
- *ST豆神:第一大股東池燕明擬減持不超過2%2023-07-07
- 推特遭 Threads 突襲,馬斯克自己挖的坑2023-07-07
- 捐6億的,是他!旗下公司研究長壽科技,還2023-07-07
- 中汽協付炳鋒:未來乘用車市場增量規模將向2023-07-07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國家發展人工智能,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