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頻道 > 正文

          券商一季度報告顯示集體重創 紅塔證券凈利潤同比下跌407%

          2022-05-09 10:12:40 來源:華夏時報

          隨著5月的來到,券商一季報披露收官,符合預期之中的集體遭遇重創。盡管“一哥”中信證券營收略有下降,但是凈利潤還算抗住小幅增長。然而,一些中小券商就沒有如此幸運,曾經業績貢獻最大的自營投資成為名副其實的殺豬刀,且刀刀見血。

          券商一季度報告顯示集體重創 紅塔證券凈利潤同比下跌407%

          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一季度業績中,紅塔證券凈利潤同比下跌407%,營收同比下跌140%,位居跌幅榜第一;天風證券、東北證券、華西證券、西南證券、國元證券等中小券商凈利潤降幅超過135%以上。不過,市值僅有227億的第一創業凈利潤暴增421.8%,完美逆襲,太平洋證券營收和凈利潤增幅也分別超過了九成。

          五一后A股的兩天行情,券商板塊股價集體普跌,僅有國聯證券上漲2.8%。紅塔證券下跌13.1%,位居第一,東吳證券、東方證券、廣發證券下跌均超過6%。

          分化加劇

          與一季度A股市場動蕩同頻的是券商股的一季度業績。來自招商證券非銀團隊的統計顯示,一季度券商行業景氣度顯著下滑,收入與利潤呈現雙降。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主營業務收入753.18億元,同比下跌32.8%;歸母凈利潤合計250.92億元,同比下跌43.4%。

          同時,上市券商的盈利能力下滑,行業年化ROE降至4.6%。杠桿倍數持續提升,同比增加0.1達到4.04。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券商的投資業務拖累業績,同比下跌105.8%,唯投行業務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15.0%。

          另外,收入結構向輕資產端傾斜,經紀業務升至第一大營收貢獻板塊。經紀業務占比43.2%、投行業務占比18.5%、資管業務占比14.9%、信用業務占比18.4%、投資業務占比下降2.5%、長投占比2.1%,其他占比5.5%。

          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梳理進一步發現,一季度的營收排行中,大型券商仍舊優勢明顯。中信證券152億元的營收穩坐第一,同比小幅下滑;國泰君安、中國銀河、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大型券商營收超過50億元,不過從同比表現看,中信建投上漲31%,格外亮眼。

          招商證券認為,強者恒強延續,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頭部券商業績韌性更強,各業務線條保持相對領先,行業集中度提升顯著。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前5券商收入占比達44.4%,同比提升3.2%;歸母凈利潤排名前5券商凈利潤占比達55.0%,同比提升11.9%。

          其中,投資業務、投行業務成為券商業績分化主要原因。跑輸行業的頭部和高“含財率”券商投資業務對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影響均超過30%;跑贏行業的中金、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均對收入產生較高正向貢獻。

          隨著一些頭部券商實行大投行戰略擴充人員,投行業務競爭更加激烈,中小券商和頭部券商差距拉大。部分頭部券商發展資本中介型交易業務和場外衍生品等中性投資,投資業務對抗波動能力更強,業績實現逆市增長。

          風水輪流轉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前十大券商包攬了行業的大部分營收。但是,特色的中小券商利潤的高增長,獲得了投資者更多的關注。

          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梳理進一步發現,43家上市券商中,僅有5家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3家是中小券商。其中,第一創業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46.2%,凈利潤為0.7億元,同比增長421.8%,位居板塊第一;太平洋證券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94%,凈利潤0.09億元,同比增長97%,位居第二;國聯證券則相對穩健,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5%和20%,位居第三。

          第一創業為何逆市暴增?哪些業務領域對業績的貢獻較大?對此,記者向公司發送正式采訪函。

          第一創業回復指出,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主要系公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利息凈收入、以及證券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實現同比增長。按業務范圍看,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其中主要系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對公司業績增長貢獻較大。

          海通證券發布報告指出,第一創業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下降94%導致基數低。第一創業持續推動經紀業務轉型發展,積極開展團隊建設。同時,公司夯實傳統投行業務基礎,拓展創新業務。2022年一季度投行業務收入7653萬元,同比增長42.3%。股權業務承銷規模同比增長309.2%,債券業務承銷規模同比增長24.3%。

          海通證券認為,第一創業固收特色明顯,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在固定收益業務領域,公司已具品牌優勢,形成了頗具特色并適合中型券商發展的銷售、交易模式。2021年固收產品交易規模3.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7%。

          此外,與逆市暴增形成反差的是,曾經的網紅券商紅塔證券成為虧損大戶,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6.7億元和-7.1億元,同比下降140.6%和407%。

          對此,紅塔證券公告稱,報告期內,受市場波動影響,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開展的基差交易、倉單服務等業務收縮,導致其他業務收入同比減少。同時,所得稅費用同比減少。

          據同花順iFinD統計,一季度紅塔證券持有長虹能源(836239.BJ)48.7萬股,位列第三大股東,其股價從132元下跌至 72.5元,跌幅達45%,截至5月6日,該公司股價收于51.81元,今年以來股價下跌60.76%;公司還持有大全能源(688303.SH)275萬股,且一季度加倉48萬股,位列第四大股東,一季度股價下跌11.4%,今年累計下跌15.95%。

          基金減倉

          東興證券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劉嘉瑋認為,從行業一季報情況看,投行的優異表現不能掩蓋投資的頹勢,投資表現差異成為一季報的“勝負手”。當前在投資類業務業績權重持續保持高位的情況下,市場波動對證券公司業績產生的不確定性大大增長,業績預測的準確性也顯著下降。

          但可以看到,雖然頭部券商業績也出現較大分化,但穩定性仍高于中小券商,盈利確定性較強,投資價值仍相對突出。展望未來,自營投資能力、投資風格和風險管理將繼續高度決定業績表現。

          中銀證券發布報告顯示,一季度基金的非銀板塊重倉持股占比1.18%,其中券商重倉比例0.98%,較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低配4.94個百分點。券商板塊整體減倉82%,板塊內持倉持續集中于龍頭和財富券商。

          報告分析稱,減持券商主要原因或為市場行情波動下業績與估值承壓,但市場仍然對券商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轉型促進長期估值中樞上行存在較高預期。持續看好資本市場供給側持續改革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提升背景下券商板塊的成長性,當前估值水平下龍頭和財富券商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