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頻道 > 正文

          內房股估值突破天花板

          2017-10-10 23:04:16 來源:港股要聞

          港股在國慶期間創出新高,其中內房股仍然“魅力不減”。 雖然在長假后第一個交易日遭遇集體下挫,但是細看內房股的估值,卻早已經實現了“逆襲”。

          截至10月9日,中國恒大(03333.HK)的市盈率(TTM)為15.2倍,融創中國(01918.HK)為37.5倍,碧桂園(02007.HK)為17.6倍——這樣的估值在A股市場上或許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和內房股過去的估值相比,才明白什么叫做“當刮目相看”。

          在過去,內房股的估值可以說是“低得可憐”,3—8倍的個位數市盈率就可以將其估值死死壓制,成為難以突破的天花板,但是今年以來,內房股就一舉突破了這一天花板,股價走勢勢如破竹。

          那么,內房股是如何突破這一估值天花板的,這背后是否意味著港股的估值進入到了新的時代?

          內房股估值突破天花板

          從過去幾年來看,內房股的市盈率長期保持在“低位徘徊”的水平,難有大波瀾。不管是相對于A股市場上的房地產企業,還是港股的房地產企業,這一市盈率都處于相當低的水平。

          以至于在2016年9月20日,登陸港交所637天的萬達商業正式退市,萬達商業以48港元/股上市之后,股價最低曾經跌到31.1港元/股,僅有5倍PE.

          有對比才能發現變化。以去年10月9日為例,當天融創中國的市盈率只有6.43倍,碧桂園的市盈率只有7.8倍,而在2015年的10月9日,兩家公司的市盈率僅有3.88倍和5.4倍,在過去幾年,這兩家公司的估值基本上也處于3—5倍的水平。

          如今,融創中國的估值一躍達到了30倍以上,而碧桂園的市盈率也接近20倍,此外如雅居樂集團(03383.HK),過去的市盈率只有3倍左右,目前也超過了10倍。這些內房股的估值顯然都在這段時間內快速實現了“大翻身”。

          目前,這些內房股的估值普遍已經達到了A股的水平,此外也將眾多港股房地產公司的估值拋在了后面。萬科A(000002.SZ)的市盈率為12.7倍,保利地產(600048.SH)的市盈率約為10倍。

          一般認為,近期內地房企的合約銷售比較好,業績亮眼,因此得到市場的青睞;加上深港通、滬港通之后,大量的資金南下,這些因素皆有助于內房股的估值修復。

          從今年中報來看,內房股的表現相當出彩,中國恒大上半年營業額約為1879.8億元,同比增長114.8%,實現凈利潤約為231.3億元,同比增加224.4%,核心業務利潤率14.5%。碧桂園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77.4億元,同比增長35.5%,公司股東應占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39.2%。

          不過按照過往來看,企業業績亮麗也不是頭一回,以2013年為例,碧桂園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一倍,但是股價卻依然不為所動。

          “南向資金對于內房股的估值肯定有推動作用,外資和港資看不懂內房股的價值,有些可能需要內資才能看懂。”上海市某分析人士表示,觀察滬港通及深港通就會發現,內房股之前頻頻現身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南向“十大成交活躍股”,也就是說,南下資金是內房股買入主力。

          星展唯高達香港研究部董事王丹認為,盡管有個別內房股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高位,但整體內房板塊較A股地產板塊仍有20%的折讓,估值是否能延續上調,還需要看是否會有持續新資金進場。

          港股估值體系發生變化

          事實上,除了內房股估值的大幅度提升之外,近期美圖公司(01357.HK)和眾安在線(06060.HK)的上市也為港股市場的估值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由于港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類投資者對于業績往往非常看重,給出的估值也往往比較保守,而無論是美圖公司還是眾安在線,近期都未能盈利,盡管如此,這兩家公司上市之后股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那么,以上事項是否說明,港股估值進入到新時代?

          “雖然互通資金成交額占比暫時還比較低,但是內地資金不斷向港股市場滲透,一定會影響當地的投資風格。”申銀萬國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

          廣發基金經理余昊認為,本土資金逐步掌握話語權,將使得港股上市公司的真是價值得到重估,AH的差價將進一步收窄。港股通機制帶來的AH兩地估值體系融合,將為港股提供上漲支撐。從市場結構看,大市值股票估值提升后,上漲效應應有望向中小市值股票擴散。

          此輪牛市,恒指自2016年初創下近4年的低位后,累計已上漲逾57%。在港股通關閉的6個交易日中,有2個交易日港股的成交額突破了千億港元大關,另外還有3個交易日的成交額也都在800億港元以上,在沒有資金“南下”的情況下,這一交易額可謂相當龐大。

          對于后市,不少機構紛紛表示樂觀,如興業證券稱,恒生指數的靜態估值已處于過去五年的高點。但橫向與全球相比,無論恒指或者是國企指數,PE或者是PB指標仍是估值洼地。

          中融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付世偉表示,港股牛市才走了一半,1到2年內港股仍然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關鍵詞: 估值 天花板 房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