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股票頻道 > 正文

          利好消息刺激恒指創10年高位

          2017-10-10 23:02:53 來源:港股要聞

          中金公司發表主題策略報認為,未來中國增長韌性的顯現、內地資金對港股的配置、海外資金對中國逐步糾正極端低配,都將支持港股繼續重估,維持恒生國企指數年內12000點的目標,指出金融與消費是重點,大銀行、券商、日常消費、汽車經銷商、新能源與環保等領域值得關注。

          利好消息刺激恒指創10年高位

          從消息面來看,節日期間總體相對股市有利。中國央行定向降準、九月PMI創2012年5月以來的新高,節日期間消費等各項數據總體平穩;

          外圍消息面也較為平穩,期間雖有美國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但似乎尚未對市場造成持續負面影響;

          外圍股市接連上漲,美股三大股指均創下歷史新高。“美股小牛市”是中金公司年初給出的2017年十大預測之一,且美股今年到目前為止的上漲受估值推動的成分較小,主要受盈利恢復推動;

          港股受中國自身降準、PMI數據超預期、外圍市場造好等因素支持,恒生指數創出近10年的高位,恒生國企指數盤中也創出年初以來新高。

          持續憂慮中上漲,港股A股為何能夠翻越憂慮之墻?

          回顧最近幾個季度,兩地市場在持續憂慮中頑強上漲。市場基本上處在增長和債務兩大憂慮交織之中,增長下滑時擔心增長,增長好轉則擔心債務問題等等。

          中金公司認為,必須要糾正這種“刻舟求劍”的心態來看待當前中國整體市場環境。中金公司在去年年初觀察到中國公司資本開支增速開始觸底之后,提出“2016年可能是本輪增長降速的底部”;2017年觀察到更多的跡象之后提出“邁向新周期”的觀點。

          雖然期間市場觀點幾經波折,但到目前為止,的確有更多的證據支持“增長新周期”的判斷。中國的新老經濟均先后見底回升,目前增長具備慣性和韌性。港股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創出今年來的新高,A股也呈現出結構性的積極特征。

          海外資金依然顯著低配中國,從低配到標配支持中國繼續重估。盡管港股已經連續好幾個季度走好,但在與海外投資者的持續溝通中,中金公司仍感受到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遲疑。EPFR披露的數據顯示雖然近幾個季度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低配已經有所糾正,但相比歷史區間依然處于顯著低配的水平。

          中金公司認為,海外投資者仍需要糾正對中國極低的配置,這將有利于中國資產的繼續重估。中金公司維持恒生國企指數年內12000點的指數目標,且認為港股即使到達這一點位也不意味著中期前景就變得悲觀。

          盡管中國仍面臨一些挑戰,但中金公司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開始認識到這并不妨礙增長的韌性,認識到債務問題只有通過持續增長和改革來化解;認識到繼續城鎮化還將為中國提供需求釋放的動力;認識到全球獨有的“高鐵網”、“無線互聯網”在激發中國消費的潛力和提升中國“新制造”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力。

          四季度:擴大戰果 港股繼續重估

          盡管年初至今中國市場特別是港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表現,波動在所難免,但這并不意味著中金公司對四季度變得謹慎。中金公司認為要戰略性地以更長的眼光看待中國在最近幾個季度增長出現的新苗頭及其對中國資產的含義。

          中金公司2017年港股年度展望的題目是《中國將繼續重估》,隱含的意思是,港股的重估從2016年上半年已經開始,且重估在2017年將繼續。往未來看,中國增長韌性的顯現、內地資金對港股的配置、海外資金對中國逐步糾正極端低配,都將支持港股繼續重估;A股估值相對略高,這種重估開始略晚但也不會缺席。四季度來看,目前A、H兩地市場估值均說不上貴,流動性環境比較平穩,盈利增長勢頭依然穩健。

          中金公司對A股走勢不悲觀,盈利增長決定表現差異的特征仍將繼續,整體上大消費、優勢制造及低估值的金融(如券商)仍是重點,調整較多的優質成長也將是逐步低吸的機會(醫藥、旅游、科技硬件、軍工等)。

          對港股來說,中金公司維持恒生國企指數年內12000點的目標,金融與消費是重點,大銀行、券商、日常消費、汽車經銷商、新能源與環保等領域值得關注。

          關鍵詞: 恒指 高位 消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