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心系家國砥礪奮進 2022年“他們”的故事值得記憶

          2023-03-22 22:41:31 來源:實況網

          2022年的篇章已經翻過,這是中國經濟迎難而上、全國人民砥礪前行的一年,也是科技制造不斷進步、公益慈善力量壯大的一年。

          過去的一年中,一大批追求卓越的中國企業家正在成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者,他們或心懷大愛,深耕公益慈善;或精益求精,立志實業報國。他們有哪些創業故事?他們身上體現著哪些可貴的精神?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聯合中國新聞網發起尋找守望家國先鋒人物的活動,活動聚焦于來自專精特新、技術及模式創新、公益慈善等領域的領先企業家,向以科技興國、實干興邦為愿景,心系家國、拼搏奮進的榜樣致敬。

          活動中,12位企業家勇于擔當、守望家國的經歷令人印象深刻。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實業報國 科技創新筑造硬實力

          “中國助聽器第一股”錦好醫療的創始人王敏是科技創新的實踐者。看到中國助聽器品牌的不足,他積極布局自主研發,將錦好醫療打造成國內首家自主數字助聽器芯片量產的公司。

          “從家到國,我們做的事業是很有意義的,也是我們的內驅力。我們定了個目標,要做助聽器的第一品牌,要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助聽器,普惠國民。”王敏表示。

          用科技創新賦能生產,振興實業,本次活動中,還涌現出了多位像王敏一樣勇于創新的企業家。

          曾從國外學習技術和引進設備的新活負離子科技董事長葉向東早早意識到科研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突破,他曾和技術人員在實驗室里鉆研長達兩年,并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申請負離子相關專利近百項,成為負離子領域的翹楚。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他為武漢方艙醫院提供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將科技成果回饋社會。

          同樣深耕健康領域的空凈視界總經理鄭明波也一直密切關注著行業的最新技術方向。為追求技術上的創新,他帶領公司在廣州及佛山分別成立了兩大研發中心,對材料、對核心的元器件、模組模塊進行深度研發。僅成立一年,空凈視界就已持有了39件專利。

          來自蘋果之鄉——山東煙臺的王蕾則帶領自己的聯蕾食品打造出蘋果全產業鏈加工模式,做到一顆蘋果從果肉、果皮到果渣全方位利用,不留一絲浪費。在這個新模式下,果農們不再憂心滯銷,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和精化創始人陳炳強秉承著一顆實業報國的雄心,二十年間始終將企業視為生命,把打造質量過硬的產品和頂級的品牌形象作為三和精化發展的根本立足點,不斷盡己所能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在他的努力之下,2020年三和精化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并獲得了杭州亞運會官方認可,成為杭州亞運會官方唯二的涂料供應商之一。

          “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民族工業振興努力”。入選守望家國先鋒人物的雄塑集團董事長黃淦雄這樣詮釋企業發展的初心。

          從塑料管道行業起家,借著房地產行業東風,再到帶領公司實現上市,黃淦雄把塑料管材生產這件事做到了極致。在這一過程中,科技創新是他反復強調的一件事。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既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為國家做貢獻的方式。

          “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應該將多一點的注意力放在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及關鍵技術上,深刻對比及反思自己企業與國內外同行的差距,推動企業向技術及資本密集型轉換,為國家先進制造維度的提升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黃淦雄說。他創辦的廣東雄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擁有國家CNAS認可工程實驗室,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達到7,017.67萬元。

          初心至善 投身公益勇擔責任

          2018年,在外地經商的浙江柏思達齒輪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法林接到村里電話,希望他回去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果斷把生意交給了子女,回到村子里管理村務。

          數年間,一個貧困的小漁村,此前村經營性收入長期不到8000元,在吳法林的帶領下,投資發展濱海旅游資源,創建“4951”融資模式,實現“村民變股民、村莊變景區、資源變資產”。在他和村民的不懈努力下,近4年來,上棧頭村接待游客人數突破百萬,實現村集體旅游收入3800萬元,入股的980位村民共分紅600萬元,這個過去閉塞的深山村落成功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不僅如此,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吳法林還積極履行社會職責,以關愛長者、扶助弱小等形式回饋家鄉。吳法林入選臺州好人榜,被評為玉環市第二屆道德模范。

          鳳凰花山臺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羅軍也是本屆守望家國先鋒人物中幫扶農民的企業家之一。

          “把掙的錢做點實事、好事,回饋社會”,羅軍表示,向善是自己內心最大的精神動力,經營企業應誠實守信,知恩圖報。前期曾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她,目前正通過抖音平臺推廣湖南湘西扶貧助農產品,得到湘西政府的大力支持。據了解,花山臺姐姐已開通8場直播帶貨,觀眾達到100萬人左右,短視頻播放量突破500余萬次,總成交額30余萬元。

          除了帶領貧困人群共同致富,守望家國先鋒人物中,還有不少人用善心善行,投身于自身所在的行業領域。

          他們是傳承魯雨亭烈士“為國儲才”精神,并發起“雨亭行動”幫助農村孩子接觸外部世界的深圳人才集團總經理翟斌,以及通過發起國際藝智交互教育公益平臺(AIIES)、舉辦比賽等,給予青少年全方位均衡發展機會的雙效公益學院創始人李慧娟。“人才是第一資源”正成為這些熱心教育慈善的企業家的共識。

          另一邊,知名藝術家韓嘯也將目光投向了在從業過程中遇見的需要幫助的人群。2005年以來,他接觸了多個慈善項目,舉辦了“愛·微笑”公益救助、“火柴天堂”公益、“嘯容·重生”慈善公益等多個活動,還成立了嘯基金專項救助基金,近年來重點針對唇腭裂貧困家庭的孩子和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者提供免費手術治療名額,迄今為止嘯基金公益已累計救助157名。“希望將美學追求到極致,每個人都被世界溫柔以待”,這是韓嘯的心愿,也是他在慈善公益路上所踐行的信條。

          守望家國 用金融力量為客戶賦能

          “專注地做研究是企業的優勢與護城河,但也需要更加開放和包容,借助資本的力量獲得更好的發展。”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主動走向市場、讓更多消費者用上高質量的產品是葉向東的規劃與愿景。

          像葉向東一樣,許多企業家發現,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之時,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更加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

          了解到當前企業家在經營在銷售與資本上的挑戰后,平安私人銀行企望會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作為平安私人銀行推出的企業家專屬服務平臺,企望會致力于提供企業家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包括投融資、財富規劃、私享生活、經營賦能等。成為平安私人銀行企望家的葉向東,可以在企望會得到覆蓋個人金融理財、企業經營賦能以及家族領域的全方位服務。

          同時,平安私人銀行還推出了包括慈善規劃、公益活動和平安公益線上捐贈在內的慈善服務權益,幫助客戶以更專業、更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公益心愿,將客戶的善念、善想、善行集中起來,由水滴變成溪流,溪流變成江河,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它應該注入的地方,最終助力共同富裕。

          2022年,在中國平安“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One Ping An”生態版圖下,平安私人銀行依托大零售“五位一體”新模式,圍繞著超高凈值客戶“個人、家族、企業”多維需求,打造了國內首個頂級私行服務體系,重新定義了私行服務,樹立了行業新標桿。

          服務升級是平安私人銀行積極響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號召,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最終實現“家國長盛”的生動實踐。平安私人銀行將始終堅守金融為民、金融報國的初心使命,為公益慈善搭建橋梁匯聚善心、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陪伴客戶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